24H直播

太魯閣族醫生種咖啡 盼改變族人飲酒文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改善部落族人的生活,花蓮有一位太魯閣族的醫生,從10年前開始在秀林鄉種咖啡,還成立產銷班,堅持有機栽種,而且多次得到評鑑肯定。他希望可以藉此吸引年輕人回來故鄉,同時改變族人飲酒文化。

跟著太魯閣族醫生戴豐秋的腳步,這裡是他在秀林鄉重光部落山上種植的咖啡園,品種有鐵比卡、紅波旁、藝妓等共一萬多棵。民眾可以來此體驗咖啡的整個製作流程,最後用腳踏車幫自己磨一杯手沖咖啡。體驗遊客林小姐說:「自己勞力磨出來的豆子,然後呢,這偏酸的味道還滿好喝的。」

因為曾在台東蘭嶼和花蓮瑞穗鄉工作的關係,戴醫生接觸過不少咖啡農,想起部落的山坡地似乎也適合種植。因此他在10年前開始執行,過程中還曾因管理不善咖啡樹大量死亡,但他不灰心繼續努力。戴豐秋表示,「咖啡可以提升部落經濟的活動,然後把人家帶進來。這是我順便把我們的年輕人,流失在外的年輕人帶回鄉。」

而根據農糧署的資料,全台種植咖啡的面積共有1168公頃,花蓮只佔6.5%共有77公頃。如果要與市場做區隔就必須提升品質,所以戴醫生向農糧署尋求協助朝有機方向栽種,並獲得有機認證。農糧署東區分署長陳昌岑說:「以花蓮來講,我們是一個很適合種植咖啡的地方。那當然我們在花蓮,雖然我們的面積,種植面積只占6.5%,大概排名第六位,但是我們有我們自己咖啡的風味跟特色。」

戴醫生強調,種植咖啡並不是想要賺錢,因臺灣的咖啡豆管理和人工貴的關係,所以價錢偏高賣得並不好。不過,他不灰心繼續種植,就是希望能活絡部落經濟外,也能讓族人改喝咖啡不要喝酒。
 
1575782921u.jpg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