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度新分級 氣象局擬細分10級震度

薛宜家 陳立峰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地震分級有大變革。氣象局將研擬新的「地震震度分級表」,從目前0到7級震度,將細分為10級震度,希望測到的震度能與民眾實際感受相符,讓防災應變更精準、預計明年1月1日起正式上路。

身處地震頻繁地帶, 由於地震測報設備儀器越來越敏銳,0.0幾秒的地震也能偵測得到,以這起發生在宜蘭大同鄉規模4.7的地震來說,宜蘭縣南山瞬間出現六級震度,但並無災害,為了更精確應變、氣象局將從明年起修正地震震度分級表,以新的公式來計算,過濾掉極短時間高震度。

「災防單位高震度發生,他們就也許需要一個標準來動員,或者來做一些反應的開設,那這個(瞬間高震度)造成很大的困擾。」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文昌表示。

新的分級制度上路後,五級和六級的地震震度將細分為強弱,氣象局希望以更精準而具體描述,來告訴民眾震度,也讓防災單位,可以精準應變。地質學者認為,分級精細固然是好事,但要做好地震防災,應該要對地質有更多掌握。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國家單位去統整這個資料的時候,那過了十年、二十年以後,那你整個區域這些資料就有了。這些資料有的話,他就可以提供給在地震模擬、或者是說地震的震度就很好的一個資料。」

學者認為,面對頻繁地震,防災要從建築就開始,也要更精準知道地質特性,與震波傳來時,相對應的關係,政府應該和民間合作,蒐集並建構完整的地質資料庫。
 
1567429059i.jpg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