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調查 高美濕地大腸桿菌超標120倍

高美濕地是台中知名景點,有學者調查高美濕地附近4個採樣點都有大腸桿菌超標問題,其中以冬季在木棧道起點最高。環保局表示,將會加強民生汙水的管理排放。

漁民拿起整袋赤嘴仔,每一顆碩大飽滿,不過當地漁民坦言,回家第一件事是得好好清洗,因為這裡的水質並不好。當地漁民指出,「大多是大甲溪流出來的水比較多,另外這邊還有一條溝清水溝(大排)這邊這條溝(的水)。」

漁民表示因為鄰近大排,水質難免不佳,而來到這裡的遊客表示,來到高美濕地除了可以看美景,還可以走到木棧道最末端體驗親近濕地,但卻不知道這裡的水質長久以來都有汙染問題。遊客說,「聽說啦,這邊水質不是很好,其它的我就不是很了解。」

高美濕地長久以來都有大腸桿菌超標情況,東海大學學者指出,連續三年針對高美濕地四個採樣點調查,以2018年來說四個觀測點以木棧道起點最高,冬季時菌落數最高,超標120倍。而春季雖然低一點,但也顯示水質不合格。

1560427444i.jpg
 
東海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林惠真說明,「(木棧道)起點這地方可以超標到120倍,就是來到12萬(CFU/100ml)這個數量,在四季來講,這兩個(觀測)點都是(大腸桿菌)超標的。」

台中市環保局長吳志超則回應,「我們要來加強稽查看看他們(畜牧業和工廠)排放是不是有OK。」

學者指出,高美濕地就在大甲溪出海口,另一邊的清水大排也是汙染源之一,沿途流經市區和人口稠密點,民生廢水加上工業汙水加乘以及物理性淤積之下,許多汙染物就此累積。另外,東海大學也對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檢測,結果不僅底泥,生物體內都有重金屬汙染問題。環保局表示,短期先加強汙水排放管控,將先加強汙染源管理,希望減低影響。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