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年遭盜採25噸金礦 亞馬遜雨林危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圖 / 美聯社)
綠意盎然,雨量豐沛的亞馬遜雨林,孕育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為地球提供20%的水與氧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產。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秘魯東南部,亞馬遜雨林的上游深處,原本茂密的叢林間,竟然出現一片光禿禿的荒地,上面滿布汞汙染的毒水池。為何變成這副慘狀?關懷雨林保育的前祕魯小姐皮亞薩帶著攝影小組前往勘查,目擊了不肖人士正在非法開採金礦。
每逢全球金價上漲,亞馬遜雨林非法採集金礦的行為,就更加猖獗,環保團體估計,在2000年到2015年間,亞馬遜雨林因此遭到破壞的面積高達23萬8千平方公里。這些盜採業者,利用卡車馬達結合原始簡陋的採礦設備,將沉積在河流與水塘中的金沙取出,經過淘洗後,加入汞提煉出粗金塊,由於獲利比古柯鹼高,讓不少人鋌而走險。官方估計,光是在秘魯,每年盜採的金礦就高達25噸,比產量最豐富且合法的礦產區還高。然而非法淘金過程中使用的汞,隨著廢水流入河中,最終會進入食物鏈,毒害魚類和人體健康。
兩年前,秘魯當局就曾宣布11個亞馬遜叢林區,進入環境緊急狀態,並對非法盜採金礦進行掃蕩,不肖業者一時之間雖然被趕跑,卻在雨林留下令人揪心的景象。而且警方一走,盜採立刻死灰復燃。
今年二月間秘魯當局決定以長期駐點紮營的方式,派出大批軍警,嚴格執行取締任務,在一次行動中,果然發現埋在地下的盜採工具─發動機,
掃蕩執法官員 阿貴拉表示,「我們巡視了整個地區,一到這裡我們就懷疑,可能有發動機埋下地下,們進行挖掘後,果然發現埋了五個發動機。」
軍警發現金礦盜採設備後,便在現場立即銷毀,希望產生警告作用,然而還是有業者改在晚上偷偷進行。這項取締計畫預計將實施兩年,成效仍有待評估。但有學者指出,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的雨林,恐怕需要幾個世代的努力,才能彌平累累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