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星案 「南海控股」遭疑中資色彩須補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雙子星開發案,由香港商南海發展集團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但現在卻因為南海控股遭質疑有中資色彩,被投審會要求再補件說明,被外界批評是中央在卡關,經濟部長沈榮津就回應,投審會是依法行政,絕對沒有刻意拖延。
歷經12年流標5次,台北市雙子星開發案,終於在去年底由香港南海控股及馬來西亞馬頓公司得標,原預計3月底與北市府簽約,但卻因南海控股遭質疑有中資色彩,經濟部投審會要求須再補件說明,外界質疑是中央在卡關,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一切都按照規定來。
時代力量立委 徐永明質疑,「5月13號之前沒有補完整,你們就駁回嗎?」
沈榮津回應,「第一個就是沒辦法審,我們就等他嘛,所以有時候他們說怪說,市政府怪說我們跟他怎麼樣把他拖延,我們都沒有拖延啊。」
投審會在日前,再次發文要求南海控股必須在5月13號前,說明包括南海控股的負債比偏高、股價表現不理想、申請10億股本投資、履約保證金卻需19.4億的資金來源,另外針對資金是否具有中資,及負責人于品海對中國中央匯金及建行借款擔保前後言行不一等,都要求得一一補件,對此,負責招租的北市捷運局表示,根據現行法規,一家企業的股份若有超過30%才會被認定為陸資企業,但從南海控股及馬頓兩家公司的資料顯示,都沒有超過這個比例。
投審會在日前,再次發文要求南海控股必須在5月13號前,說明包括南海控股的負債比偏高、股價表現不理想、申請10億股本投資、履約保證金卻需19.4億的資金來源,另外針對資金是否具有中資,及負責人于品海對中國中央匯金及建行借款擔保前後言行不一等,都要求得一一補件,對此,負責招租的北市捷運局表示,根據現行法規,一家企業的股份若有超過30%才會被認定為陸資企業,但從南海控股及馬頓兩家公司的資料顯示,都沒有超過這個比例。

北市捷運工程局主任祕書 王偉說,「都是上市公司,所以我們透過股權的分佈,以及最終受益人的查核,基本上沒有陸資持股30%的這樣的一個情形,這兩家公司也有提供相關的股權資料,以及最終的受益人的資料來供審查。」
但經濟部長沈榮津仍強調此案是高達6百億元的投資案,根據各聯審單位的要求,必需補件後才能排審,投審會都是依法行政,絕對沒有刻意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