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堅持手工製被 永傳手作溫暖

現今市面上的棉被多為機器生產,但是在嘉義市仍然有老師傅堅持做手工棉被,希望將手作的溫暖繼續傳承下去。

嘉義市曾經有多達五、六十間的手工棉被店,但如今只剩三、四家在經營。而每床手工棉被,都是師傅用傳統的手藝,細心製作出來的。
 
手工棉被師傅王威舜表示,「機器做的棉被,大部分都聚酯纖維,被子蓋完就不能翻修,就是壞掉就直接丟掉,純棉的話我們可以翻修,可是有的客人覺得蓋過髒髒的不喜歡,可是它不會造成環境的問題,聚酯纖維或許就會(對環境)造成另外一個問題。」

隨著時代的改變,機械的大量生產已逐漸取代傳統的手工製作,讓手工棉被產業面臨生存的壓力。

王威舜說,「大部分就是老一輩的一直傳承下來,年輕一輩才曉得什麼叫手工棉被,不然幾乎不太會(知道),大部分都會在大賣場還有在百貨公司買成品而已,他們根本看不到手工棉被。」

雖然傳統製被產業不如以往興盛,但是老師傅仍堅持利用手工的方式,將手作的溫暖繼續傳承下去。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