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民眾說:「看他們可能是有生活比較不方便才會在這裡,我們就是說一點意思給他,盡我們的能力,因為我們也是普通家庭。」
街友年輕化的問題日趨嚴重,加上民眾的救濟,導致他們過度的依賴,而缺乏生存能力。
街友 蔡大哥表示,「老一點的、殘障的,你們來幫他們是真正的在幫他們,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沒有那個能力去賺錢,所以需要靠外界的資源。如果說真的能活動自如一點、可以賺錢的,應該是以鼓勵引導他們出來工作,你才是真正的在幫他。我們人可以失敗,不失志,失志就沒用了,如果失敗還有機會會成功。」
這群年輕人,帶著他們關懷的心,向街友推廣抄寫經文,能夠讓他們心神安定,並且成為重新站起來的工具。
慈善團體學員 許詩涵認為,「我們是希望給予他們工具,然後接著讓他們真的可以再重新跟家人有連結,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
期許未來民眾與街友接觸時,能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同情,坐下來聆聽他們的故事,來反省自己的人生。
慈善團體學員 許詩涵認為,「我們是希望給予他們工具,然後接著讓他們真的可以再重新跟家人有連結,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
期許未來民眾與街友接觸時,能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同情,坐下來聆聽他們的故事,來反省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