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現蹤桃園埤塘

桃園市野鳥學會近來在桃園沿海附近埤塘,發現36隻過境黑面琵鷺,是近年來黑琵出現在桃園的最大群聚數量。學會表示,桃園濱海汙染嚴重,讓侯鳥從濱海轉進埤塘,呼籲政府重視。

一整群黑面琵鷺幼鳥,白天聚在一起睡覺,到了傍晚起床覓食。近來桃園沿海附近埤塘,發現36隻過境黑面琵鷺,是近年來黑琵出現在桃園的最大群聚數量,讓愛鳥人士很興奮,趕緊拿起相機記錄,桃園市野鳥學會義工羅仁祥說,「這次有觀察到,大部分都是屬於幼鳥,可能也不是要急著趕回去做繁殖,所以才現在五月份、六月份,還看得到他們的蹤跡,尤其在埤塘上,這比較少見。」

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黑面琵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鳥種之一,2018年初普查,台灣記錄到2195隻,仍坐穩全球黑琵度冬寶座,通常春天北返,以往桃園只有濱海零星過境紀錄,今年竟在埤塘發現大量黑琵盛況,顯示埤塘生態重要性,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吳豫州說,「我們看這溼地上的鳥況非常的繁複,如果我們把這樣的埤塘,也蓋上了光電板,或者把它填平掉,那對桃園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對整個生態也是重大影響。」

黑面琵鷺、白鷺、黑腹燕鷗,還有正在做巢的高蹺鴴,埤塘裡相當熱鬧。野鳥學會表示,桃園濱海常年來就是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驛站,但垃圾、工業廢水汙染,以及棲地縮小陸化,也讓侯鳥從濱海轉進埤塘,呼籲政府重視生態發展。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