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農委會辦農技團 採收期仍缺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解決農業缺工,農委會開辦農業技術團,高雄兩團農業師傅派工行程滿檔,今年再增加110人。不過,農民也說,採收期集中,大家都缺工、搶人搶得凶。

果園裡結實纍纍的玉荷包,宣告正式進入產季,高雄荔枝種植3300多公頃,其中玉荷包荔枝佔七成五,又以大樹區1800公頃最多,但每年採收季集中5月底到6月中旬,季節性缺工問題一再上演。

高雄市大樹區農會總幹事張清榮說,「大樹農業推廣股目前有農場主來登記缺工的情形,目前大概缺少100位左右。」

去年農委會開辦農業師傅,透過平台媒合農業缺工,平均月薪超過3萬5,希望藉由穩定的收入、降低流動率。

對此,農業師傅劉蕾蕾表示,「收入我覺得有增加,比起我以前的工作,收入有大幅增加,這對我來說是蠻不錯的一個,然後其實可以體驗不同的、另外一種工作跟生活。」

農業師傅上線,舒緩缺工壓力,高雄市將再增110人,不過,農民也說,比起前兩年,今年玉荷包增加兩到三成,依舊搶工搶得凶。

玉荷包農民莊永來說,「採收就是他們量有限,比如說他們50個人,100個農民要搶,一個人分幾個。」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勞動力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部份,我們勞動力不足的,我們要用各種方式來滿足,比如說人力滿足是一個,再來就是透過各種更多機械化,或者未來這些生產模組,能來變成更多省工模式。」

對於開放外籍勞工,補充農業缺工,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農業大多屬季節性缺工,不可能聘請一整年,只做幾個月的工作,也增加農民成本,現階段透過缺工平台媒合,同時推動機械化,多管齊下解決缺工問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