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總要配咖啡
你加入會員
我請喝咖啡
3/28 前成為會員 + 留言分享臉書貼文
就有機會享用美味咖啡
24H直播

推廣「環保葬」 北北桃舉行聯合海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北北桃三都將於五月十五日舉辦聯合海葬,今天點燈祈福。學者指出,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台灣人對海葬的接受度相當低,但台灣地狹人稠,國人對於「環保葬」不佔位觀念還有提升。

親人骨灰放置在「安息盒」裡,垂掛、拋撒入海,台北、新北、桃園三縣市,每年都有聯合海葬,今年將在五月十五日舉行,三縣市上午替儀式揭開序幕,拿著小蠟燭,為72位先行者點燈祈福,海葬家屬悟慧法師說,「一般的人就是會執著一個位置,一個牌位、一個塔位,其實這些東西終究是地水火風,我們人都在虛空法界這個點,那還不是一樣。」

家屬悟慧法師決定替父親的骨灰海葬,是因為相信將父親送回大自然懷抱,父親能和萬物結下善緣。不過,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其實台灣人對海葬的接受度,還是相當低,以台北市為例,雖然104年到106年「環保葬」的總件數,增長率最高可達三成,但海葬遠低於樹葬和花葬,每年都只有一百多件,而桃園市海葬的件數更低,每年都只有20件左右。學者表示,全台海葬比例約只有萬分之七左右,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邱達能說,「(傳統觀念認為)拋撒在海裡面以後,好像就跟長輩已經沒有直接連結,所以有很多特定的時日。比如說忌日的時候或者一般清明掃墓的時候,很多家屬反而是覺得有一點失落感。」

定位卡給出經緯座標,透過手機可找到海葬位置,供親屬未來追思祭拜。學者認為,台灣地狹人稠,加上邁入老年化社會,死亡人口會再增加,「環保葬」循環、不佔位、不立墓碑,能解決塔位空間不足的問題,只是要改觀不容易,理念推廣,需要時間和政府的協力。

你加會員 我請咖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