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山掩埋場環評前夕 自救會提新事證陳情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市環保局即將在明天進行馬頭山掩埋場環評大會。今天上午,自救會和聲援學者,前往高雄市府陳情,提出觀測井未開篩新事證。而多名生態學者也再次呼籲,馬頭山生態豐富,不適合開發。
反對馬頭山掩埋場設置,近500名抗議民眾,集結市府,高雄市環保局即將在2號召開環評審查大會,多位生態學者站出來相挺,專門研究陸蟹的專家劉烘昌指出,厚圓澤蟹族群存在,證實馬頭山擁有豐沛地下水。
==陸蟹研究專家 劉烘昌==
厚圓澤蟹牠只能夠挖到
大概50公分、半公尺的深度
牠洞裡面在脫殼時
是必須要有水的 所以這個地方
我想馬頭山其實 基本上
它並不是純粹泥岩的地質
所以有豐富地下水的
==成大台文學系所主任 陳玉峰==
創造了乾旱跟潮濕的
演化調整中心
創造了全台灣
獨一無二的地形跟生態體系
而且這個地形是
長年不斷在走動的地形
設什麼東西都不適合
關注台灣生態40多年的陳玉峰教授也說,馬頭山的青灰岩地層生態體系,特殊的地質景觀,長年來遭忽略。而自救會更提出新證據直指,開發單位環說書資料造假,15口地下水觀測井,6口沒開篩。
==反馬頭山掩埋場自救會發言人 龔文雄==
這沒有開孔的
水倒下去會怎樣 (不會漏水)
不會漏出來 對不對 (對)
不會漏出來 也就不會漏進去
高雄市環保局表示,本案審查近3年,一定依法審查嚴格把關。
==高雄市環保局副局長 張瑞琿==
假如說有新的證據
我們就可以送到環評委員會
供各位委員來做審查
環保局都依法審查
沒有放水 也沒有敷衍
環保局強調,自救會或環保團體提出的新事證,都能在2號環評大會提交,交由環評委員審查,且會全程錄影上網公開,不過,自救會陳情未提出集會申請,一度遭舉牌制止,引發現場一陣騷動。
記者 李淑蘭 孟昭權 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