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葬接受度逐年增 平均每天3-5位使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觀念改變,越來越多民眾採用環保葬例如樹葬。以台中來說,光是神岡園區,去年度就有上千人樹葬在那。
家屬手拿鮮花,沒有太多悲情,來到這個像是公園的地方,這天他們要用歡喜的心情,為親人送行。
==家屬==
好 換你 你要叫阿伯喔
每個人手拿一把土,為親人慢慢灑上,雙手合十之後,工作人員蓋上泥土和草皮,隨後放上鮮花,就完成樹葬程序,家人說這是往生的先人,最後的願望。
==家屬 廖先生==
(先人)希望不要麻煩別人
塵歸塵 土歸土
他說這是他希望
歸去的地方 就是在這種大自然中
沒有立碑或是標的記號,樹葬園區就跟一般公園沒什麼不同,只是地上多了鮮花,這棵大樹邊,好幾個小土堆圍成同心圓,工作人員說,和土葬不同,樹葬不僅環保,也讓土地可以重複利用
==台中神岡崇璞園行政助理 葛德光==
我們把這(宣紙袋)放下去
有時候 有些家屬他更環保
他會跟你說 我不要這袋子
我們就直接倒下去
台中市府統計,以神岡這個園區來看, 101年只有九位,105年成長到840人,而去年度就有1116位先人長眠在這,顯示樹葬漸漸被民眾接受,目前台中有三個園區,大坑園區已經滿葬,預計每三到五年,土地就可以循環再利用。
==台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處長 陳志銘==
同一塊土地上 以不同年限的部分
來做一個輪流使用
每年都會有新的 樹葬的使用者
這樣就不會造成土地的資源浪費
和傳統送行模式不同,環保葬強調回歸自然,不僅達到土地友善,也達到追思目的,目前市府也推出生命圓滿意願卡,用類似器捐卡的方式,讓民眾自己決定身後事的型式
林健生 賴世杰 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