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未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為二級獨立機關,負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等五大任務,外界預測第一個任務就是清除中正紀念堂以及全台灣的蔣公銅像。 10年前,前總統陳水扁時代,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四個字在爭議中被拆除,「護匾」跟「拆匾」的兩派人馬,在牌樓下互相叫囂、衝突不斷。 3天後,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廣場四個字,紀念館的主建築上頭,也換成台灣民主紀念館7個大字,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更親自到場宣布。 不到兩年時間,政黨輪替、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後,主建築重新掛起中正紀念堂的牌匾,唯一沒變的,就是牌樓上自由廣場這四個大字。如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威權象徵將移除或改名,中正紀念堂首當其衝、面臨轉型。 上個月底,文化部長鄭麗君受訪表示,中正紀念堂本身就是一個威權象徵,在威權時期用法律跟組織設立這樣一個紀念堂,在解嚴30年、社會倡議轉型正義,以及審查促轉條例過程中,也要思考中正紀念堂的轉型。 至於中正紀念堂要如何轉型,文化部指出,需要社會討論,將召開公聽會,確立轉型方向,有學者也認為一定要面對。 記者 台北綜合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