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染李斯特菌危孕婦死胎 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年來國際間傳出多起因吃遭李斯特菌污染的生菜沙拉、或是即食肉品,造成大規模疫情,尤其孕婦或新生兒遭感染,恐怕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死亡,因此疾管署預告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最快明年元旦起,醫療院所若發現病患感染李斯特菌,必須在72小時內通報衛生單位。 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不少人愛吃生菜沙拉、熱狗等食品,但國際間傳出多起,食用遭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包括蔬果、乳酪、肉品、熱狗、魚蝦、以及冰淇淋等,出現大規模疫情,因此疾管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頌恩:「李斯特菌最主要還是透過我們的飲食不乾淨而造成的,所以假設說我們今天吃的東西已經有被李斯特菌感染的話,就有可能造成我們的感染。」 李斯特菌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的桿菌,分布在土壤、水及動物糞便中,傳染途徑是吃下遭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多數人感染後、沒有症狀,但是孕婦、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孕婦感染後會導致流產、早產或死胎,分娩時經產道傳染給胎兒,也會造成新生兒敗血症或腦膜炎,致死率可達兩到三成。 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它有的時候如果是引起腦膜炎,破壞到神經組織的時候,它有時候會留下一些神經組織的後遺症,比如說抽筋或者是說他全身肌肉張力不好啊、肢體麻痺之類的後遺症。」 疾管署預估,過去台灣每年約有50到100例的感染病例,但因沒有通報紀錄,數據可能有低估,未來醫療人員若發現病患感染李斯特菌,就必須在72小時內通報衛生機關,最快明年元旦實施上路。 記者賴淑敏 邱福財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