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擠下台灣 躍居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IC產業,產值高達2兆4千多億、全球第二大!其中半導體設備市場,連續五年,蟬聯全球最大,不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年首季出貨金額資料顯示,競爭對手韓國已經超越台灣。專家分析,由於今年記憶體價量齊揚,加上三星與台積電搶單效應,韓國首季才會繳出亮眼成績單。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怒批中央經濟政策矛盾,只關心5+2產業,一度傳出,高雄3 奈米製程,將轉往美國投資,因為缺水、缺電五缺問題,加上環評爭議,都讓國內產業投資很憂心!反觀韓國,政府長期大力支持,始終是我強勁對手,而今年第一季半導體產業表現佳,勝過台灣。
==台經院半導體研究員 劉佩真==
今年第一季全球的記憶體市場
呈現價量齊揚的走勢
那麼相對的拉抬了南韓業者
加重對記憶體的這一塊的佈局
三星也急欲跟台積電進行搶單
所以三星在今年第一季也加重了
對於晶圓代工這一塊的投資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最新半導體出貨金額統計資料顯示,今年首季出貨金額,高達130.8億美元,是17年同季最高,而台灣出貨金額,有34.8億美金,季增率為84%,不過,韓國表現更亮眼,有35.3億,季增率110%,五年來首次超越台灣
==SEMI台灣產業研究資深經理 曾瑞榆==
對於廠商來講
他們的生存比你的GDP重要
只是過去台灣在半導體的強勢
是因為我們集中在一起
高效率好管理
然後整個供應鏈都在這邊
所以我們過去十年 二十年
才有這樣的輝煌的成果
半導體產業投資,受市場與客戶左右,不過學者分析台灣優勢,在於擁有先進製程與完整產業鏈,只要政府把基本產業投資鬆綁,不管外資或本土產業,都願意留在台灣,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半導體市場開始崛起,將逐漸取代南韓,台灣要持續獨占鰲頭,內需市場不足,還需要政府長期投資佈局,才能繼續保有競爭力。
記者黃立偉 張國樑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