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黃葉病 蕉研所推廣「新北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寶貝台灣單元,今天要繼續關心台灣香蕉市場的未來。台灣的香蕉,原來是日本消費者的最愛,但是,因為品質不穩定,台灣香蕉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己經從民國五十年代的82%,慘跌到目前只有3%。蕉農們現在開始改用機械化、大規模種植的方式,希望讓台灣香蕉,起碼能守住量少質精、高價位的優勢。
來到位在屏東九如鄉的香蕉研究所,工作人員正仔細地分切新芽,目前,這裡每年提供將近三百萬株健康種苗,給全台各地的蕉農栽種。
香蕉的萎縮病與崁紋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佔產量最大宗的既有品種「北蕉」,三十幾年來罹患黃葉病比率超過25%,連蕉研所都束手無策,不過抗病新品種的研發,並沒有停止,其中賣相最好的,就是黃葉病罹患率只有4.3%的「新北蕉」。
新北蕉從前年春季開始大量試種,去年,台灣香蕉外銷日本共280萬箱,比前年多了70萬箱。其中有一百多萬箱,就是新北蕉。
台灣目前有一萬多名蕉農,但是每塊地平均只有0.5公頃,蕉園分散,運輸過程容易擦壓傷,加上黃葉病,品質難管控,成為台蕉輸出日本的致命傷,目前台蕉在日本市場佔有率只剩3%左右。反觀菲律賓與中南美香蕉,藉著「集團產銷」的優勢,攻下了95%的日本市場。
蕉研所從前年開始,向台糖承租了幾十畝土地,分別在屏東九如與彰化溪洲,試驗大規模、機械化的種植,人力成本節省了五倍多。民間也相中「集團蕉園」的潛力,去年,九如當地三十幾位蕉農,組成生產合作社,向台糖合租了三十公頃土地種冬蕉,成效不錯。
台灣香蕉口感香Q,目前三成外銷日本,在當地市場每公斤價格將近台幣六十塊,比菲律賓香蕉高出八成。蕉研所估計,一旦新北蕉全面推廣,台蕉外銷日本量可望多一倍,達到五、六百萬箱。蕉農們知道,台灣香蕉要恢復民國五十年代,日本佔有率82%的香蕉王國地位,已經不太可能,但是能守住「量少質精」的路線,也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