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舉辦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三天要趕10場、引發抗爭不斷,雖然政府一再強調不會開放福島的食品,高風險產品也禁止進口,不過主婦聯盟表示,其他國家都會明確列出,禁止日本哪些縣市、哪些產品進口,反觀台灣的風險管理、卻停留在舊思維,只管區域、沒有去追蹤風險在哪。 公聽會沒有聽只有吵,民意反對日本核災區食品輸台,政府仍強調,福島維持禁令不變,其他四縣市只開放低風險產品,不過主婦聯盟指出,以韓國為例,停止輸入的產品,不只福島等五縣市,更擴及13縣市特定產品,像竹筍、菇類都明列出來,相較之下,台灣政府只管制五縣市,風險管理停留在舊思維。 ==主婦聯盟董事長 賴曉芬== 只管區域 它沒有去追蹤 風險在哪裡 那這個管制很僵硬 很多品項 它(其他國家) 會依據最新的資訊 去加強管控 我們反而那些是漏網之魚 都沒有去檢討 雖然目前國內針對輻射汙染容許量標準,已經下修,比美國歐盟還要嚴格,但民間團體質疑,政府邊境檢查與檢驗的能量不足,光有嚴格標準沒用。也有團體質疑,福島核災後,政府抽驗九萬多件產品,驗出輻射汙染有216件,因為沒有超標,食藥署不願意公布,這種心態無法保障民眾知的權利。 ==校園午餐搞非基擔任共同發起人 黃嘉琳== 你接下來就不能夠 追溯產地在哪邊 我們也不可能因此這樣督促 我們的進口廠商 還有日本的出口廠商 在這個部份抓得更嚴 而且我真的想不出來 到底有什麼理由 它的資訊不公開 民間團體呼籲政府,不要選擇性公開資訊,把資訊攤在陽光下讓大眾檢視。而核災區食品的風險,不該只侷限在五縣市的評估,畢竟輻射會隨水跟空氣擴散,應該找出汙染熱點,才有辦法掌握食品汙染現況。 記者 林靜梅 陳昌維 台北報導
日核災區食品爭議 民間:風險管理舊思維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