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流瀕絕台灣白魚 食水嵙溪成復育基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世界、僅存在台灣的特有種淡水魚類「台灣白魚」,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肉魚」或「軟骨溪哥」,隨著棲地破壞,已經被列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中市舉行魚苗放流,希望復育。
256尾「台灣白魚」,重新回到牠們熟悉的溪流。
食水嵙溪番社嶺橋到白魚橋河段整治,重修護岸及拓寛河面,擔心造成台灣白魚死亡,去年將牠們撈起安置,上午放流回新整修好的家,有石滬、魚穴棲息躲避。
==台中市副市長 林陵三==
設了一些在河裡面 讓白魚避難
萬一大水來 不要被沖走的設施
目前,這個僅存於台灣的特有種,食水嵙溪只剩下不到兩千尾,已列瀕臨滅絕的危機,為了護漁,當地社區組成巡守隊護溪護漁,也負責水量調節,避免台灣白魚棲地惡化,同時也要求,往上游三公里的河段,不要再做人為干擾。
==白冷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徐炳乾==
應該要把這個
香菇包的廢水做淨化 再來就是
家庭廢水的問題都是要處理
上去差不多3公里左右的長度
這個就不要再施工
就保留現有的生態環境
這個只在台灣大肚溪和濁水溪流域發現的台灣白魚,俗稱肉魚,曾經是早年民眾盤中常見食物,現在已經禁漁,但是威脅卻沒有解除,食水嵙溪上游的家戶污染及廢水,還是讓台灣白魚的復育路,充滿變數與挑戰。
黃千容 賴世杰 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