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億翻修國父紀念館 必要性引發質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行政院今年一月耗資11.6億元,大幅翻修國父紀念館,引發外界質疑,只有3件真跡的國父紀念館,收藏遠遠不如國民黨黨史館,為何還要大翻修?學者認為,國父紀念館成立較晚,典藏品本來就會比較少,但行政院的「加值」計畫,目前的確看不出來,是整修哪些東西。
耗資11.6億元,國父紀念館進行大翻修,行政院1月29號核准「國父紀念館加值跨域計畫」,引發外界質疑,國父紀念館只收藏孫文的三件真跡,其餘全是複製品,遠遠不如國民黨黨史館的上萬件真品收藏。
==聲音來源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 王文隆==
全館的資料大概有3百萬件
但是關於孫中山先生的文件
大概沒有那麼多
我們可能關於
孫中山先生的文件
或許只有幾千件
而長期研究台灣史的學者認為,國父紀念館成立比較晚,典藏真品比較少,很合理,但行政院的「加值」計畫,到底是針對軟體還是硬體改善,的確是看不出來。
==政大歷史系教授 薛化元==
加值計畫的內容
現在是看不出來它
到底是要加哪些東西啦
如果能夠講得更清楚點
也許能夠讓大家了解
有哪些資料 他準備做加值的應用
這是一個 數位時代的一個問題
國父紀念館方表示,這個加值計畫,將用在大會堂及周邊等硬體設施升級、以及整修典藏庫房,定位為表彰國父事功,以及兼具多功能場館,但學者建議,修改「檔案法」,讓領導人的相關文史真跡,能統一管理,避免相關真品遺失。
記者 林欣儀 彭耀祖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