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化終告解禁 中國社會大變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實施了35年的一胎化政策,即將走入歷史,中國官方宣布開放第二胎生育,希望改善大陸人口快速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失衡危機。不過,大陸現在勞動力持續減少,經濟放緩,退休體系不夠照顧老人晚年,不少人還要作工幹體力活才能吃飽,而現在的年輕夫妻礙於經濟壓力,並不敢貿然生第二胎,部分專家直言,一胎化實施太久,第二胎又開放得太慢,政策效果恐怕大打折扣。
一胎化之下的孩子每個都是寶,為栽培文武全才的下一代,中國的爹娘爺奶灑錢不手軟。
==上海家長==
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要上
至少兩個 到三個的興趣班
在上海,補習一科月費合台幣四五千塊,兩三科加起來就要上萬,一般上班族已經感覺吃重。中國政府解除一胎化限制,雖然獲得多數民眾支持,當被問到是否打算生第二胎,經濟負擔仍然是最大阻礙。
==上海民眾==
現在沒這個打算
帶一個很累了已經
==上海民眾==
經濟吧 經濟不夠
然後就覺得一個就夠了
政策開放是一回事,有沒有配套方案打造適合養兒育女的環境,分擔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的生活與經濟壓力,才是多數年輕夫妻決定要不要再生的關鍵。
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加上人口紅利就要用盡,目前六旬以上長者占人口15%,2050年將有三成人口是65歲以上的銀髮族,高齡化危機備感沉重。中國在2013年,已經開放夫妻雙方只要有一人是獨生子女者,可以申請生第二胎,不過付諸行動者不到兩成,如今全面開放,也是為了加速扭轉國家未富先老,難以供養的窘況。
==中國民眾==
兩個年輕人養八個老人
這樣的情況
社會負擔很重
家庭負擔也很重
江蘇省鎮江這處建築工地,放眼望去勞動者幾乎都是退休年齡的老人。來自地方政府的養老給付折合台幣只有幾百塊錢,不足以糊口,只好繼續做粗工養活自己。
==打工老人==
貧富差距太大了
不打工的話費用太大
不夠用
==打工老人 孫其山==
累得不得了
就為了錢哪
哪天自己不能動了
經濟啊 生活方面就糟了
根據多項研究統計,中國開放二胎後每年可望增加三百到八百萬新生兒,為醫療,教育,服裝跟玩具等眾多領域,開拓大量商機。不過看在專家眼裡,35年一胎化影響深遠,政策開放得太慢,幅度也不夠大。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東亞主任 考夫曼==
我不認為會出現大量嬰兒潮
人口替代率不足的狀況
還會持續很多年
我認為開放太慢了
應該一口氣放鬆所有限制
中國新浪網針對15萬網民做的調查顯示,目前有意願生第二胎者僅占三成左右,新生代何時才夠補上勞動力缺口,實在不樂觀。要回到毛主席時代人多好辦事的思維,官方還有很多配套工作得先趕上。
記者 施慧中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