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西螺大橋舊鋼材 將變身裝置藝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西螺大橋在2012年翻修,換了300多公噸的鋼樑,公所自己保留30公噸,今年暑假、台灣藝術大學一群老師學生,要利用這些舊鋼骨來創作,會完成2項裝置藝術,未來放在西螺大橋旁邊的公園。 學生爬得高高,專心進行鋼鐵雕塑的創作,不過這些鋼材來源,都是利用2012年西螺大橋進行整修時,所汰換下來的鋼樑,除了要將舊鋼材回收再利用,也希望將作品融合西螺地區的文化,進行雕塑創作。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學生 張伯豪== 我們是想說把這東西當作 像是西螺大橋的化身 可能是一種替身 或是守護(西螺)的怪獸一樣 過去曾經是遠東第一大橋的西螺大橋,2012年整修保固時,替換三百多公噸的鋼樑,當時西螺鎮公所保留三十公噸,要讓相關科系學生進行公共藝術創作,這次台藝大學生將利用三個禮拜時間,做出兩件新作品。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助教== 他們要用的時候 都會先打磨 打磨完後 再裁切 再焊接 因為它上面 做了很多漆的處理 主要是防鏽 他們就先讓它回到 原本鐵的材質 重新焊接再上漆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學生 吳佩珊== 這件作品是心跳 總共七個人一起完成 理念是我們將廢棄鋼材 做為心電圖的造型 然後可以供公園民眾休憩 為了讓大橋精神永存,同時也能使廢鋼骨能夠重生,西螺公所與螺陽文教基金會和台藝大雕塑系,連續三年進行合作,希望以雕塑方式讓這些廢鐵變成大橋公園戶外的裝置藝術。 記者 王威雄 雲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