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網路霸凌致死案例 世界各地都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這幾年網路霸凌在世界各地奪走不少年輕的生命,而這類用匿名的方式在網路上公然辱罵的行為,其實已經觸犯了「刑法」公然侮辱罪以及誹謗罪。不過由於對方是匿名,在提告時的舉證上相當困難。 2013年,一名14歲的英國少女漢娜,因為在社群網路上被網友嘲笑長相,甚至有人直接叫他去死,結果女孩在家上吊身亡,而且這名女孩已經是當初在同一網站上受霸凌自殺的第五個人了,當時英國首相卡麥隆也公開呼籲民眾抵制發生霸凌的網站。 漢娜的父親要求依謀殺和過失殺人罪起訴這個網站,反網路霸凌的活動也在世界各地興起,年輕藝人楊又穎不堪網路匿名謾罵,結束生命,被點名發生網路霸凌的靠北部落客,管理員聲明,專頁已經盡力審核文章,刑事局強調,在網路公然辱罵,可能觸犯「刑法」公然侮辱罪,如果內容涉私德又無關公共利益,恐觸「刑法」誹謗罪。 ==刑事局預防偵查員 韓智先 == 散佈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 這是屬於誹謗罪的部分 他是可以處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是相關的罰金 不過律師說,雖然網路霸凌言論可以提告,但如果是匿名,在舉證上相當困難。 ==律師 呂秋遠== 通訊監察保障法的規定 如果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 其實警方是不能 介入調取個人資料的 所以網路上匿名者 為什麼比較大膽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 往往這樣的一種批評跟謾罵 是找不到匿名者的 呂秋遠說,去年通訊保障監察法修法後,等於是將網路匿名的言論除罪化了,將言論自由無限上綱,他認為立法院應該正視這個問題,他也呼籲網友們發言應該有同理心,也該對自己的言論尺度負責。 記者陳姝君林國煌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