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米粉絢爛一時 無奈漸凋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竹米粉是台灣著名的地方特產,相較之下,尖山米粉的名號,就沒有這麼響亮。其實苗栗頭份尖山,從日據時代,就已經開始製作米粉的工業,米粉曾經是尖山的文化地標。不過,製作米粉的過程相當辛苦,年輕一輩不願接手。尖山米粉的榮景,可能會成為過往的一段歷史。
新竹城隍廟口的炒米粉,是台灣有名的地方小吃。米粉的作法有兩類,一種是用蒸的,叫做炊粉,新竹米粉就屬於這種作法。而另一種看起來比較透明、用水煮的水粉,就產於新竹尖山
用水煮的水粉,口感較Q,但是在作法上,需要比較多的手工,在這裡工作的員工,必須日夜顛倒,才能趕上白天出貨。
凌晨兩點半,員工陸續來到工廠。頭份尖山的米粉工廠為了配合送貨的時間,都是在半夜生產。他們趁著晚上將米粉做好、風乾。這樣白天的時候,可以包裝,再趕著下午把貨送出去。
苗栗頭份尖山的米粉製造業,從日據時代到現在、已經有六、七十年的歷史了。最盛是在光復初期,曾經有三十多家米粉工廠。當時做米粉必須靠天吃飯,只要出太陽,又有風,大家就把米粉拿到中港溪畔曬,一年大概可以做七、八十天。
但是,多年來尖山米粉的名氣,沒有新竹米粉來得響亮,產量也不夠大,尖山米粉多半只能銷到鄰近的苗栗和新竹。尖山米粉街,目前只剩下六家米粉工廠。越來越多工廠關門之外,有的工廠為了求生存、會將自己的生產的米粉、打上新竹米粉的標籤,直接送到新竹去販賣。
剛做出來、軟綿綿的米粉絲,在經過一整夜的風乾,變成了一塊塊堅硬的米粉乾。而這樣一排排獨特曬米粉的景觀,成了頭份尖山里的美麗地標。只不過在年輕人不願接棒狀況下,這樣的景觀,卻可能漸漸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