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阿富汗難民 慈濟義工心戚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許多國際援助,往往得力於,宗教感召,我國的,慈濟功德會,在許多救援任務當中,就是持續付出的團體之一,昨天,也有一批慈濟人,剛從阿富汗回到台灣,帶來難民的呼聲。另外,在薩爾瓦多,慈濟的付出,也得到肯定記者葉怡君、陳信隆報導。
一群慈濟功德會的志工,昨天剛剛從飢寒遍地的阿富汗,回到豐衣足食的台灣。現在那裡正是黑風來襲,冰天雪地,零下的溫度讓大家凍得發抖,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難民的考驗,和漫長的重建之路,才剛剛開始。九一一之後,帶著糧食、衣服、醫藥和煤油,慈濟第二次援助阿富汗.有著十多年海外援助經驗的總督導黃思賢,這次忍不住掉下眼淚。
是非常印象深刻,也是最辛苦的一次。阿富汗有2000多萬人口,和台灣差不多,但是經歷了十多年的戰亂、疾病和貧困,阿富汗現在有將近400萬的難民。他們住在寒風不斷灌入的帳棚,有些則住在地洞裡,這麼冷的冬天,孩子們卻沒有鞋穿。領到志工們發放的鞋子,他們臉上露出花一般的笑容,但是卻有四分之一的小孩,活不過五歲。整個省幾百萬人,只有一個醫院,所以他們也希望醫療援助。
由於台灣的外交處境艱困,國人的愛心往往是透過非政府組織傳送到國外,不過去年十二月政府和民間也合力援助阿富汗,當時主要是發送到西邊的馬凱基、46哩難民營和赫拉特,這次又增加了北邊的艾巴克,這個月總共可以援助47000個難民。慈濟功德會說,在沒有邦交的國家,慈濟和外國的救援組織合作,透過他們建立管道。
他們先幫我們安排好物資、路線、集結、安全和如何發放。志工辛苦的付出,也獲得外國肯定。去年一月13號,中美洲的薩爾瓦多發生芮氏規模7.6級的大地震,今年慈濟在當地興建的大愛村正式啟用,薩爾瓦多總統率領官員和駐外使節,特別選擇這裡,紀念地震一週年,未來還可能繼續興建。不過要有道路、污水處理、水電、土地規畫等等。
受創嚴重的薩爾瓦多,人口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卻有一百多萬人無家可歸。居民一一領取房屋的鑰匙和所有權狀,他們終於能夠安定下來。薩爾瓦多的僑民也比照台灣的習俗,送來入厝的臉盆、毛巾、拖把等賀禮,恭禧居民搬新家。捐贈的不只是物資,還有大愛,和尊嚴。伸出友誼的手,地球村的理想,才有可能落實。公視新聞葉怡君、陳信隆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