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紅樹林可固岸 刻意種植卻變苦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的紅樹林,位在河海交界之處,打造豐富的生命樂園,由於它們有固岸功能,政府在許多原來沒有紅樹林的海濱種植海茄苳、水筆仔等樹種,沒想到綠化的善意,現在卻演變成生態苦果,隨著時間累積,問題越演越烈。 台灣紅樹林的原生地,分佈在北部、台南與高雄的河口地帶,新竹到嘉義的海濱原來都沒有紅樹林。因為紅樹林有固岸功能,二十多年前政府陸續在這段海濱種植,沒想到,綠化的美夢變成生態惡夢,在彰化的芳苑溼地,就造成嚴重的後果。 ==彰化環盟理事長 蔡嘉陽== 因為紅樹林會加速泥灘淤積 變得更泥 很多底棲生物 沒辦法適應這麼泥的地方 會被另外一批生物替代掉 這是水門的出口 紅樹林已經把出水口堵塞 2006年開始,蔡嘉陽老師發起拔除活動,然而拔除速度追不上生長速度,2013年,再回到這片海濱,眼前的水上森林,成為燙手山芋。另外,在新竹的香山溼地,人工栽種的紅樹林,對特有種台灣招潮蟹造成威脅。 ==荒野保護協會專案專員 張登凱== 紅樹林來之後 沙泥的比例完全被破壞 台灣招潮蟹喜歡乾的環境 變成泥濘 感到不舒服 慢慢就不見了 為了搶救台灣招潮蟹,荒野新竹分會採取積極的移除手段。香山溼地的紅樹林總共有132公頃,目前只移除了43公頃,平均每清除一公頃成本要36萬元,由於必須靠人力來移除,成為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荒野保護協會專案專員 張登凱== 這些都是學習的過程 當時栽種完全是一種善意作為 但是因為沒有判斷爾後的發展 以香山溼地來講 花的經費 是當時栽種的好幾十倍 台灣只有少數原生紅樹林受到保護,讓許多紅樹林消失在開發之中,卻在原來沒有紅樹林的地方刻意去種植,反倒讓紅樹林成為殺手,在寧靜的海濱,形成海岸生態系的難解習題。 記者陳佳利 陳忠峰 綜合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