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擁銀行保密制度 引發反逃漏稅大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瑞士擁有悠久的銀行保密制度,但也吸引全球資本,開設匿名帳戶洗錢。不過瑞士迫於壓力,將提供4500個客戶名單,讓美國人自首補稅,成效如何?今晚十點,公視主題之夜,帶您了解。
中立國瑞士,一直自傲於悠久完善的銀行保密制度,瑞士銀行吸引了全球的逃漏稅等資本,來瑞士開設匿名帳戶,將黑錢洗成瑞士法郎。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尚齊格勒==
他們的秘訣是什麼
瑞士之所以可以富國民強
是因為他們有辦法
抓到全球的外逃資本
逃漏稅資本 和組織犯罪資本
在瑞士洗錢之後 換成瑞士法郎
2007年時,次級房貸危機發酵,各國國庫空虛,美國政府對瑞士銀行下手,剛好瑞銀在美國爆發醜聞,於是要求瑞銀交出5萬多個客戶名單,不配合就撒照。強大壓力下,瑞士最後讓步,提供了4500個客戶名單,美國政府成功誘出1萬5千名美國人自首。
==瑞士自由黨副主席 克里斯提安呂舍爾==
瑞士政府這麼做 也是走投無路
因為同時受到 好幾個強國施壓
我們必須緊急應變
==時任美國國務卿 希拉蕊柯林頓==
我們已經達成協議
並知會佛州法院
證實瑞士政府和我們
針對瑞銀集團訴訟案已達成共識
這個醜聞事件,不是瑞銀保密制度堡壘崩解的開始,雖然八大工業國也討論,設立一個自動訊息交換系統,任何納稅人只要在國外開戶,祖國就會自動收到通知。可是,他們也在盤算,建立完全透明化的體系,會有什麼樣的得失。
記者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