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陸客團

  • 陸客來台卡在哪?對台灣觀光發展有何影響?【獨立特派員】

    |產經

    陸客來台旅遊已經中斷超過5年,去年12月雙城論壇一度燃起重新開放的契機,但卡在兩岸觀光小兩會無法談判協商,一直沒有進度。最近賴清德總統國安高層會議後談話,又引起部分旅遊業者大嘆,開放陸客團恐怕更遙遙無期。陸客對旅遊業者的收入影響有多少?如何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

  • 蔣萬安上任首次主辦雙城論壇 上海副市長華源宣布利台政策

    |兩岸

    2024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17)日登場,在對等尊嚴的考量之下,由雙邊副市長致詞揭開序幕;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宣布利台政策,上海方面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旅遊路線,一定包括台北市,成為近年第1個宣布陸客團來台的城市。而市長蔣萬安在結語致詞時,不忘向兩岸領導人喊話,「多一點對話,少一點對峙」,針對華源的宣布,蔣萬安也正面看待,強調只要對台北市及台灣各地產業發展有利,都樂見各方的心聲、都會合作交流。

  • 疫情後國際觀光僅恢復一半 陸客團2023年不會解禁

    |產經

    解封後我國力拚國際觀光客回流,但立委質疑,就算今(2023)年來台觀光客600萬達標,也只恢復到疫情前一半,觀光署表示會努力設立海外據點行銷台灣,至於陸客團何時解禁?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6)日表示今年都不會來,要看明年。

  • 陸委會宣布恢復陸客團來台 盼中方「相向而行」

    |兩岸

    陸委會宣布最新兩岸人員往來鬆綁措施,從9月1日開始恢復第三地中國籍人士來台觀光;接下來,也將恢復兩岸團客旅遊,初期每天2千人次,同時也放寬中國籍人士來台商務交流。陸委會表示,希望對岸也能「採取作為,相向而行。」

  • 陸委會放寬陸客團來台觀光每日2千人次 盼陸方「採取作為」

    |兩岸

    陸委會今(24)日宣布放寬恢復陸客來台觀光,初期規劃每日限2千人次,另外也讓陸籍人士來台商務交流。陸委會表示,將以1個月為準備期,希望陸方「採取作為,相向而行。」

  • 櫻花綻放、防疫得當 阿里山遊客回溫

    |

    阿里山的櫻花陸續綻放 ,陸客團不來,國人也就趁著孩子延後開學,在週末假日開車上山賞櫻,使得停車場一位難求。商店街的業者表示,原先在過年期間生意不好做,但目前台灣防疫措施積極,有帶動國旅人潮回溫的跡象。 粉嫩櫻花在日照下更顯嬌媚,阿里山陸續有櫻花綻放,遊客不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脫掉口罩、上山呼吸清新空氣。遊客表示,「戶外不用戴口罩,(不會擔心疫情嗎?) 不會,我們覺得台灣的疫情(防疫)做得還不

  • 武漢肺炎衝擊觀光業 交通部提5項解決方案

    |

    「武漢肺炎」今嘛大大影響臺灣觀光遊覽的產業,交通部昨昏發表講,會補貼旅行社,無才調出團遮的損失,閣有提供貸款,嘛會研究落去立法,比較SARS的期間仝款,盡量減寡稅金,一目過一目,計共攏總有五條方案,望欲協助旅遊的業者度過小月。 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各地風景區遊客量下滑一到兩成,觀光旅宿業更是如臨大敵。有不少業者就反映,先前已經墊付的相關費用暫時都拿不回來,如果疫情一直持續,恐怕有40到50家專接陸

  • 國內旅遊受疫情影響 風景區遊客減1-2成

    |

    專門做中國旅客的旅行業者,也因為武漢肺炎病情這聲了真濟,根據觀光局的統計,自疫情發生到今,各地的遊客量,大約落欲兩成,甚至有寡飯店,遊客佇過年前,共訂的房間取消,交通部佇下晡佮觀光業者開會,希望會當共ﰀ鬥協助。 旅行社電話響不停,打進來的都是在詢問相關退團問題,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嚴峻,除了專接陸客的旅行業者哀號,國旅市場及其他國際觀光也陸續受到影響,有不少業者就反映,先前已經墊付的相關費用暫時都拿

  • 台第5例武漢肺炎確診 與首例同班機

    |

    武漢肺炎疫情在台灣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台灣出現第五起的確診病例,是一名位於中部的50多歲女性,去年10月下旬在武漢工作,沒有華南海鮮市場的接觸史。不過這位患者和國內第一例確診個案,是搭乘同班飛機回台。 這名患者今年1月20號返台,25號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症狀就醫,院方隨即通報並收治負壓隔例病房。值得關注的是,這位女性與國內第一例確診個案是搭乘同班飛機回台。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

  • 武漢肺炎滾絞 臺灣增加第5層診斷確定病例

    |

    武漢肺炎疫情傷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佇今仔日下晡,閣公佈有民眾確定致病。值得注意的是,這名患者,佮國內第1層診斷確定的病例,是坐仝隻飛行機轉來,這嘛是臺灣第5的人,致著這款病症。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出現第五例確診個案,是一名住在中部50多歲的女性去年10月下旬到武漢工作,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今年1月20號返台,25號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症狀就醫,院方隨即通報並收治負壓隔例病房,值得關注的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