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品
-
首家加熱菸將於10/11上市 民團批禁添加物草案拖延
|生活衛福部國健署,12日核定一家美製加熱菸,8個品項菸草柱及3款組合元件,10月11日後符合條件就可上市。不過其中就包含了多個口味的菸品,民間團體批評《菸害防制法》明確規範,菸品不得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添加物,相關公告如今沒下文,加味加熱菸卻得以上市,呼籲監察院啟動調查。
-
拒菸團體公開菸商行銷伎倆 北市高中職周邊禁賣加熱菸
|生活為了讓青年學子遠離新興菸品危害,拒菸團體以WHO公布的菸商對年輕人行銷最常用3大技倆,包括魅惑行銷、酷炫裝置以及加味菸,提醒學生拒絕菸品危害。北市府也將實施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禁止販賣加熱菸的規範。
-
加熱菸有條件通過 拒菸團體籲暫緩上市許可
|生活國健署7月底公布加熱菸「有條件通過」,但現在上網搜尋關鍵字,就能查到許多賣家都在賣加熱菸,拒菸團體擔心這會是菸害防制的一大破口。國健署回應,中央和政府已經共同加強稽查,截至今(2025)年7月底,開罰的金額已經超過6億元。
-
英全面禁拋棄式電子煙 無論是否含尼古丁
|全球英國政府宣布,將全面禁止販售拋棄式的電子煙,目的是減少年輕人接觸到菸品,並且減少被抽完的廢棄空殼。不過,專家認為,目前電子菸已經有很大的非法市場,要完全禁除,恐怕非常困難。
-
新型態菸品行銷吸引年輕人 民團籲規範素面包裝、禁加味菸
|社福人權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今(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菸品亮麗、包藏禍心」的海報,提醒菸商正在用各種行銷伎倆吸引年輕人,拒菸團體呼籲政府要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等作為。國健署則表示已採跨部會加強取締,2年多來裁罰的件數將近有6000件。
-
衛福部挨批違規菸品成案率低 查緝50萬件違規僅罰1200多件
|生活近年來電子煙已成為毒品載具,警方也查獲多起毒駕和電子煙有關。國教行動聯盟指出,去(2023)年3月上路的《菸害防制法》就已全面禁止電子煙,並嚴審加熱菸,但是新法上路至今,衛福部與各縣市稽查菸品違規約50萬件,僅開罰1200多件,成案率極低,批評衛福部對於新興菸品稽查不力,戕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
涉竊待銷毀私菸銷往市面 高雄岡山焚化廠員工遭起訴
|社會查緝走私菸品通常會委託地方政府進行銷毀,委外營運的高雄岡山焚化廠,卻被檢調發現,操作垃圾吊車的員工涉嫌將準備銷毀的菸品散落到焚化爐外的平台,再趁隙進入平台竊取菸品後銷往市面,不法獲利超過150萬元,被檢方依貪污罪嫌起訴。
-
加味菸管制草案引萬則留言討論 和一般菸品有何不同?對人體會造成哪些危害?
|生活衛福部於去(2023)年曾預告禁4種口味加味菸,今年8月再公告「菸品禁止使用之添加物」草案,改為禁止27種成分,截至10月7日預告期滿為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已湧入逾1.2萬則留言。國健署指出,意見內容包含應全面禁止加味菸與後市場查驗等疑義,後續將舉行專家會議討論。加味菸和一般菸品有何不同?為什麼會對青少年特別有吸引力?吸加味菸對人體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
12廠商申請加熱菸審查上市 國健署:尊重審委意見
|生活新型菸品審查進度備受關注,國健署目前收到12家廠商申請加熱菸上市前審查,已有3家進入實質審查階段,有部分需要補件,還在持續作業當中。國健署強調審查結果尊重審查委員意見,沒有預設立場。民間團體喊話,美國在加熱菸上市前歷經4年審查,台灣也應該嚴格把關。
-
菸捐收益減少致癌篩經費不足 國健署爭取31億公務預算
|社福人權癌症連續40多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國健署擬定最新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其中癌篩經費明顯不足,菸捐收益已不敷使用,為此將首度向行政院爭取明(2025)年度公務預算,金額達31億。不過民間團體認為,面對不斷增加的癌症防治需求,本來就不能單靠逐年下降的菸捐收入來支應,最好的菸害防制手段,可仿效國外「以價制量」來成功降低吸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