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
-
體育運動精英獎名單出爐 12強台灣代表隊獲特別獎
|生活2025年運動精英獎6大競賽獎項入圍名單出爐,世界12強冠軍中華代表隊總教練曾豪駒和隊長陳傑憲,共入圍3項最受注目。而針對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明(2026)年開打,上海兄弟名稱和隊徽設計與中職中信兄弟高度相似的狀況,運動部次長鄭世忠表示,中信育樂已經否認參與,而CPB籌備粗糙,現階段是放風聲和試水溫。
-
運動部發函44協會 推運動員委員會選舉制
|文教科技讓運動員的聲音真正被聽見,運動部17日發函給44個亞奧運特定體育團體,推動「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採選舉方式產生實施計畫」,將輔導協會規劃以現役運動員為主體,透過選舉方式產生委員。
-
台積電生態系赴美遭批「移山」 卓揆:山在台灣沒人移得走
|政治台股今(21)日開高走高,終場收在2萬7752點、上漲63點,仍創收盤新高;台積電盤中一度衝上1500元新天價,收在平盤1480元。近期電子股表現亮眼,不過副總統蕭美琴先前稱台灣承諾台積電生態系赴美投資,遭到質疑是「移山」,今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山在台灣,台灣就是山,沒有人移得走,也透露台美關稅談判,正在進行最後書面整理。
-
運動員養成制度忽視完整學科 退役選手轉型不易
|文教科技運動員的職涯通常很短暫,巔峰期有限,加上專業技能單一,限制了他們退役之後的出路,能夠獲得穩定就業機會的選手只是少數,大部分都面臨轉型的困境,這種情況與台灣長期以來對運動員的養成制度息息相關,因為從小偏重專項術科訓練,卻忽視完整的學科教育。一旦選手離開賽場,想要轉入就業市場就顯得相對弱勢。
-
從培訓到退役,台灣運動員在資源缺口中掙扎【獨立特派員】
|社會中華職棒傳奇選手林智勝於9月7日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以全壘打作結,生涯累計305支全壘打,穩居中職全壘打王。這場完美落幕的背後,凸顯出台灣運動員退役後出路的結構性問題。多數未能躋身頂尖舞台的運動員,面臨職涯銜接困難、缺乏社會支持的困境。隨著運動部於9月9日正式掛牌,首位部長即為兩屆奧運金牌加持的退役羽球選手李洋,社會各界期待透過制度改革,能為運動員提供更多元的職涯選擇與保障。
-
水上人船共處灰色地帶多 各界座談討論管理方法
|生活近幾年來自由潛水在台灣迅速發展,不過這項運動在制度和規範上還是有許多灰色地帶,因此今(30)日上午,有立委邀集潛水協會、運動員和業者及政府相關部門,探討海洋活動空間重疊的問題,如何避免人船避碰、是否需要設立一個主責機關等等討論。
-
運動部正式揭牌 史上最年輕部長上任李洋掌舵
|生活運動部今(9)日正式揭牌,最年輕的部長李洋走馬上任,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都到場。李洋強調,深知肩負重大責任,他也提出運動部未來工作6大面向,希望全民可以一起參與運動。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說,萬事起頭難,不過再難都沒有得奧運金牌難,而且李洋還可以得2次。
-
李洋就任我國首位運動部長 秉持運動員精神推動6大目標
|生活新成立的「運動部」今(9)日正式揭牌運作,出任首屆部長的兩屆奧運羽球金牌得主李洋表示,上任後將努力推動6大目標,包含落實全民運動、整合競技運動結構與制度、提升台灣舉辦國際大型賽會能力及能見度、促進運動產業商業發展、實踐永續與多元價值、投入青少年與基層人才培育等。
-
賴清德接見少棒隊 中郵將製紀念郵票
|生活台灣棒球賽事屢傳捷報,總統賴清德上午接見世界少棒錦標賽、世界次青少棒錦標賽及U15青少棒錦標賽代表隊,除了肯定小選手們都是台灣之光,也宣布將請中華郵政製作紀念郵票以及紀念郵摺。
-
「等不到大會回應」林郁婷退拳擊世錦賽 本屆性別檢測規定為何?
|生活本屆世界拳擊錦標賽將於9月4日至14日在英國利物浦登場,但在巴黎奧運為台灣奪下金牌的拳后林郁婷,提供大會要求的檢測資料後,卻遲遲未收到能否參賽的回應,因此確定缺席本屆比賽。本屆世錦賽性別檢測規定為何?與過去有何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