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押
-
台北看守所誤釋人犯 事發隔5日在新北三峽逮回
|社會台北看守所上個(10)月爆出重大疏失。新北市一名男子犯下傷害等案,入監服刑2個月,但他另涉妨害自由案件,被法院裁定刑滿後接續羈押,但北所收到押票後,卻還是將人釋放,事後發現問題才趕緊通報,案發隔了5天,終於將人查獲。北所對此致歉,坦言因疏未查明登載,才誤放人犯,後續將追究相關人員疏失,依法嚴處。
-
聲請保護令卻仍被殺害!制度存在哪些缺口?【獨立特派員】
|社會近期新北土城殺妻案與台北信義區情殺案接連發生,兩起命案的被害人生前皆已聲請保護令,卻仍難逃死劫,引發社會對保護令效力的質疑。根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兩成加害人違反保護令,顯示現行制度在執行面、風險評估與跨機關協作上存在系統性缺口。衛福部已於上月提出強化措施,但唯有從聲請流程、司法人力、資訊流通到加害人處遇等面向全面改革,才能真正織出綿密的安全防護網。
-
涉高雄大樹濫倒廢棄物案 前檢察官、警友會站長遭聲押
|地方高雄大樹統嶺段遭傾倒廢棄物0.2公頃,但地方居民噤聲不敢多談,檢調深入追查發現,前高雄地檢署檢察官陳正達是主謀,今(30)日傳喚到案,另一涉案人則是警友會黃姓站長,2人被認定涉案情節重大,檢方向法院聲請羈押。而前一波傳喚16人到案,其中3人已被羈押。
-
柯文哲交保步出北院 稱檢方摧毀社會對司法信任
|政治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在北院5日裁定7千萬元交保後,柯文哲今(8)日完成交保程序,下午離開北院。柯文哲表示,自己是遭受冤獄,批評偵查此案的檢察官摧毀社會對司法的信任度,查了1年卻「什麼都沒查到」,並宣稱「罷免結果32比0,檢察官是重要因素。」
-
北院裁定柯文哲7千萬交保 須接受科技監控、不得接觸同案被告
|政治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涉京華城案,台北地院昨(4)日提訊兩人進行延押庭後,今(5)日裁定柯文哲7千萬元交保、應曉薇3千萬交保,保釋期間須接受科技設備監控,且限制出境、出海,並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接觸或探詢案情等行為。柯文哲於稍晚透過律師發表聲明,表示是否交保仍需再深思,下週一上午律見後再行決定。
-
柯文哲羈押將滿1年今開庭 陳佩琪一度情緒崩潰
|政治在押1年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等案,即將羈押期滿,法院今(4)日開庭,進行延押訊問。檢方主張,證人尚未全部詰問,在交互詰問完畢前應繼續羈押,更說柯文哲的社群持續發布法庭內容、隔空串證,創下司法奇觀。這被民眾黨反批荒唐至極,而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也到場,但她情緒一度崩潰,哭喊柯文哲犯了什麼罪。
-
柯文哲收押滿一年 民眾黨今發起「司改走讀」
|政治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收押至今,民眾黨上午舉辦「司法改革 公民走讀」活動,警民持續僵持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以及柯媽何瑞英都現身出席活動,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除了發表行動宣言,也拋出4大司法改革訴求。
-
法務部支持無期徒刑分級化 反對修法提案刪勾串羈押事由
|社會藍白分別提案修訂《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其中國民黨立委提出「無期徒刑分級制」,一共分成三級,最重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等人則是提出刪除現行羈押事由的「勾串共犯或證人」,而法務部支持無期徒刑分級化,也已提修法草案,送行政院審查,對於白委提案則是強烈反對,憂心形同縱容犯罪者,肆無忌憚串供證。
-
反對民眾黨提修法刪羈押條件 法務部:無替代措施可防勾串
|政治針對民眾黨團日前提案修正《刑事訴訟法》,主張刪除羈押理由中的「勾串共犯或證人」,法務部2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並無替代措施能防止串供,若刪除此項將妨礙向上溯源追查共犯及證據保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