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盾
-
陸委會民調:逾7成不認同一中原則 支持呼籲中國放棄武力脅迫
|政治近日陸委會公布民調,指出近8成民眾贊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共當局沒有權利侵犯台灣」;7成6的受訪者支持呼籲中國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
-
美國將公布新全球指引 有助台灣獲防衛技術
|政治台美軍事合作升溫,美國將公布新的全球性指導方針,加速對美國防衛夥伴的技術釋出與審批程序,比照日澳等國,明確納入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樂觀其成。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則最新通過4項涉台法案,其中包括簡化對台軍售程序的「豪豬法案」。不過目前美國積欠台灣軍備超過6000億,其中,66架F-16V明(2026)年可能無法全數交付,駐美代表俞大㵢表示,如期交付有挑戰性,美方正在趕進度。
-
66架美F-16V採購案 顧立雄:明年交付有變數
|政治先前才傳出國造潛艦海鯤號11月如期交艦挑戰大,現在空軍對美採購的66架F-16V(Block 70)戰機,恐怕交付也有變數,國防部長顧立雄21日坦言,66架F-16V戰機明(2026)年交付完畢有挑戰性。不過顧立雄也提到,針對「台灣之盾」,有跟美方討論具體合作方案,希望美方可以協助整合台灣的防空系統。
-
共軍高層涉職務犯罪 何衛東等9人遭開除黨、軍籍
|兩岸中共解放軍高層爆出貪腐爭議,逼得中國國家主習近平出手整頓,包含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人,因涉貪金額巨大,通通被開除黨籍丶軍籍。學者觀察,習近平不僅強化共軍的控制權,研判未來對台作戰也同樣會塑造在台海擁有「管轄權」。而面對中國軍事威脅,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專訪,重申台灣必須建構「偵攻一體」的多層次防衛網。
-
共軍高層涉職務犯罪 何衛東等9人遭開除黨、軍籍
|兩岸中共解放軍高層爆出貪腐爭議,逼得中國國家主習近平出手整頓,包含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人,因涉貪金額巨大,通通被開除黨籍丶軍籍。學者觀察,習近平不僅強化共軍的控制權,研判未來對台作戰也同樣會塑造在台海擁有「管轄權」。而面對中國軍事威脅,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專訪,重申台灣必須建構「偵攻一體」的多層次防衛網。
-
AI需求強勁經濟成長率佳 主計長:今年可望趨近5%
|產經AI需求暢旺,帶動出口表現亮眼,主計總處預估今(2025)年經濟成長全年成長4.45%。主計長陳淑姿今(15)日在立法院表示,目前看來有點低估,一般認為趨近5%。另外物價漲不停也成為立委關注的焦點。
-
Tên lửa mua từ Mỹ là một phần của "Lá chắn Đài Loan"
|Sau tuyên bố xây dựng "Lá chắn Đài Loan" của Tổng thống Lại Thanh Đức trong diễn văn Quốc khánh vào tuần trước, có thông tin cho rằng 3 hệ thống tên lửa đất đối không tiên tiến, mà Đài Loan mua từ Mỹ
-
「海鯤號」9月完成海試跳票 顧立雄:11月交艦有挑戰性
|政治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原訂9月完成海試,確定跳票,能不能夠如期在11月交艦受到矚目。國防部長顧立雄回應,要在11月交艦確實有很大挑戰性;海軍則說明,還需要對2項系統進行調校,完成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至於賴總統拋出要打造台灣之盾,但被外界質疑跟不對稱建軍背道而馳,對此顧立雄強調有符合不對稱作戰概念,年底將提特別預算。
-
一週大事/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 以哈達成停火協議(2025.10.6-10.12)
|全球《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以哈達成停火協議、諾貝爾獎揭曉、川普再派駐國民兵、花蓮災後復原、賴清德國慶談話、福衛八號首顆衛星將升空。
-
「台灣之盾」建置中 對空飛彈系統為部署之一
|政治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宣布,將打造「台灣之盾」,要有效攔截敵軍威脅。據了解,其中我國今(2025)年對美採購的3套「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就是部署之一,但這也考驗了如何整合我國既有以及未來的防空資源,而專家認為,這已經明顯嗅出台美國防產業的連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