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
-
成大團隊抵堰塞湖裝水位計 估蓄水量剩溢流前1.7%
|地方成大防災研究中心9日在空勤總隊與特搜人員協助吊掛下,成功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只有2、3個小時作業時間,不僅安裝水位計,還利用無人船測量湖底地形。今(11)日團隊公布堰塞湖其實淤沙嚴重,蓄水量只剩155萬噸,大約是空拍推估量的四分之一,更是溢流前的1.7%。
-
初探馬太鞍堰塞湖深20公尺 蓄水量可能較推估低
|地方目前中央確認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溢流中,尚無再次潰決風險,不過相關監測工作持續進行,日前成大團隊初步掌握湖深20公尺,蓄水量有可能比推估的低。農業部農村水保署也釋出災前災後的衛星影像比對,由於近期降雨較少,崩塌地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花蓮吉安發生規模5地震 堰塞湖穩定溢流、整體無礙
|地方花蓮吉安鄉發生規模5地震,外界擔憂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壩體有沒有受影響。林保署花蓮分署立即派員前往以無人機勘查,比對地震前後網路攝影機、UAV空拍影像,確認堰塞湖只有天然壩下游兩側深槽有部分土砂崩落;沒偵測到大型新的崩塌,也沒有水流異常。水利署下游水位站目前沒明顯變化,整體評估沒問題。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堰塞湖昨傳溢流引恐慌 水利署:引流失敗市區進水
|生活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受創嚴重,目前仍有7人失聯,特搜隊現在針對重點區域包括佛祖街和下游處持續開挖。而災區大量的泥流,也仰賴國軍和志工協助清淤,但昨(28)日中午當地一度謠傳堰塞湖再度溢流,讓現場一片混亂,行政院也趕緊釋出正確的警報聲響,避免民眾再度恐慌。
-
光復鄉拚搜救 深入溪埔.建築物走揣失聯7人
|花蓮這改崩山湖的水溢出來,到這陣已經第6工,目前猶有7个人失聯,搜救人員繼續搜揣。抑針對倚晝的時傳出若像崩山湖閣溢出來的消息,水利署趕緊掰會,講是因為欲引溪水,才會造成部份水量流入去市區,請民眾毋免驚惶。
-
災後第6天續搜7失聯者 特搜隊挺進佛祖街砂石場
|地方花蓮光復鄉慘遭上游堰塞湖溢流泥水淹沒,災後第6天,目前仍有7人失聯,消防特搜人員持續深入各路段及建築物、甚至溪床,搜尋失聯或受困民眾。由於中午一度謠傳堰塞湖再度溢流,引發當地恐慌及逃難潮,水利署也趕緊闢謠表示,是昨(27)日針對馬太鞍溪嘗試引流失敗,才導致部分水量進到市區。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堰塞湖溢流簡訊廣播遭質疑 檢方分案查有無人為疏失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截至25日上午為止的監測數據,溢流後蓄水量只剩12%。目前災區正展開家園修復,對於事發初期是否收到警報簡訊,在地居民有人說有,也有人說沒有,是否聽到廣播也反應不一,還有人對水勢來襲預警以及啟動撤離的反應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