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
-
鳳凰颱風》馬太鞍溪再溢流|居民生活難安心 【我們的島】
|鳳凰颱風來襲,花蓮光復進行疏散避難,擔心馬太鞍溪對花蓮縣光復鄉再度造成災害,全體動員警戒待命。所幸,泥流沒有衝入南岸光復,不過卻在北岸發生溢流,導致萬榮鄉明利村多棟房屋受損,農田與道路受到影響,形成新的災情......
-
國軍協助萬榮明利部落清淤 紋面阿嬤雕像重見天日
|地方受到鳳凰颱風影響,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再發生溢流,大水灌入萬榮鄉明利村,造成許多房屋被淹沒在泥濘當中。今(17)日國軍持續協助居民整理家園,同時在重型機具趕工清淤下,部落的精神象徵「紋面阿嬤」雕像也重見天日。而林保署透過空拍監測上游2處堰塞湖,目前皆穩定溢流,也密切監控溢流口左岸堆積約1億立方公尺的土砂。
-
馬太鞍溪舊崩山湖維持警戒 林保署繼續監測
|花蓮馬太鞍溪的崩山湖,已經解除紅色警戒,毋過猶是愛繼續監測。抑若另外一个新的崩山湖,預測抾水量有到15萬立方公尺,萬不一崩去,水尾的水位恐驚會提懸9公分,水利署按算佇一禮拜內,疊懸臨時駁岸,預防大水流出來。
-
馬太鞍舊湖堆1億立方公尺土砂 如遇地震豪雨恐再阻塞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已經解除紅色警戒,林保署今(16)日透過空拍發現,舊湖蓄水量大概33萬立方公尺,維持常態警戒。13日新形成的堰塞湖,蓄水量是15萬立方公尺。另外,在舊湖溢流口左岸,還有大約1億立方公尺土砂堆積在坡面,未來可能因為地震、豪雨導致邊坡滑動,再次阻塞河道。
-
馬太鞍溪堰塞湖趨穩定 紅色警戒解除
|地方受到鳳凰颱風的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昨(13)日又形成了新的「堰塞湖3號」,甚至發生溢流,不過根據農業部最新分析,目前現存的兩個堰塞湖都趨於「穩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4日下午宣布,解除紅色警戒。除了國軍持續進駐災區協助清淤,針對日前遭沖毀的馬太鞍溪便橋,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如果施工順利,10天內就可以完成修復。
-
基隆調和街塗水溢流 市府會勘判定是「內陸湖」
|台語新聞基隆雨也是落袂停,11/11佇調和街附近,就有漉糊仔糜流落來,而且因為遮有一塊私人土地,內面有一个較大窟的窟仔,民眾就煩惱會崩去。基隆市工務局今日 (13) 下晡去會勘,市政府也解釋講,這是一个內陸湖,有共國土署爭取2775萬,欲做溝仔,加強排水。(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馬太鞍溪閣有新崩山湖 13:40水溢出來到水尾
|台語新聞受著鳯凰風颱外圍環流影響,花蓮落大雨,林保署今日 (11/13) 透早用無人機去空翕馬太鞍溪崩山潭,發現又閣出現另外一个崩山潭,懷疑是今仔透早崩山造成,維持紅色警戒。新的崩山潭若貯甲滇是100萬噸的水量,煞提早佇下晡1點半流出來,1點40分就到水尾,溪水也變甲真掣流,佳哉林保署早起已經要求溪埔施工的重機具撤離。另外,行政院會今仔日也通過馬太鞍溪崩山潭災後重建預算270億,送立法院審議。(新聞標題、
-
馬太鞍溪再現堰塞湖 首波溢流下午1時抵下游
|地方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大雨,林保署今(13)日清晨以無人機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又新增1處堰塞湖,懷疑是土石崩塌造成。新堰塞湖預估滿水位蓄水量100萬噸,在下午1時30分開始溢流,第1波溢流在下午1時40分就抵達下游處,河道水位水量明顯變大,林保署13日上午已要求河床施工重機具撤離。行政院會今日也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預算270億,全數舉債因應,將送立院審議,協助災民生活回到軌道。
-
基隆調和街泥水溢流 市府會勘判定是「內陸湖」
|地方受到東北季風等影響,基隆市出現持續降雨,不過11日在調和街一帶卻出現了泥水溢流的狀況,引發擔憂是否重演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狀況。基隆市工務局今(13)日下午到現場會勘,市府也解釋,目前判定此湖泊是內陸湖,已向國土署爭取經費,規劃施作側溝、加強排水。
-
花蓮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 林保署:下游需配合撤離
|地方鳯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造成花蓮大雨,林保署用無人機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溢流口下方又新增一處堰塞湖,懷疑可能是今(13)日清晨土石崩塌造成的,目前估算可能的蓄水量與溢流時間並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也先通知在河床施工的重機具先撤離,並呼籲下游光復、萬榮及鳳林鄉鎮的民眾要提高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