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
-
花蓮塗糜淹800公頃田 農業部估算清除愛3冬
|花蓮光復鄉做大水第20工,雙十連假有真濟志工去鬥相共。目前主要咧摒溝仔和佛祖街的漉糊糜,毋過花蓮攏總有800公頃田,予水淹甲攏湳塗,農業部估算若欲摒清氣,上無愛三年。
-
光復鄉災後工作收尾 著重側溝及佛祖街淤泥清理
|地方今(12)日是連假最後一天,也是花蓮光復災後復原第20天,還是有許多鏟子超人湧入光復車站。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災後工作已進入收尾,目前著重側溝跟佛祖街的淤泥清理。至於被泥流淹沒、大約800公頃農田,農業部提出再生復育計畫,希望和專家跟地方農民共商研議。
-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通車 暫限小型車與救災車通行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導致要到光復鄉必須繞道,不過今(10)日下午南北各一條涵管便道提前通車,目前限制小型車跟搶救災等緊急車輛通行。便道開放前就出現不少車輛等待,因為原先繞行要多出30分鐘以上的車程,現在走便道只要約10分鐘就能到。公路局表示,便道堤頂上,24小時配置監看警戒人力確保安全,預計明(2026)年1月底前完成鋼便橋。
-
馬太鞍溪涵空便道提早通車 24點鐘監控
|予大水沖斷去的馬太鞍溪橋,公路局當咧趕工,今仔日下晡已經起好涵管便道提前通車。目前是限制干焦小型車和救災的車會當過,比起走替代路線,走便道會當省20分鐘,抑若鋼鐵便橋,按算明年一月底進前會起好。(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馬太鞍溪便橋提早佇雙十通車 隨時監控封路
|台9線馬太鞍溪橋予大水沖歹去,本底按算10/15會當搶通的便橋,公路局透眠搶修,宣佈明仔載下晡三點就會當通車,未來會嚴格監控,若開始落大雨,會提早封路避免危險。(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災區水溝按算10/15清煞 軍方接手管理佛祖街
|花蓮光復摒爛塗,市區水溝仔頭尾30公里長,目標欲佇10/15清好勢,抑若重災區佛祖街這爿,是交予軍方來接管。另外,行政院今仔日通過「丹娜絲風颱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的修正草案,特別預算對本底6百億閣再增加250億。就是欲協助花蓮復原。共花蓮鬥相共的志工,中央欲共in保意外事故險,上濟保到1百萬,徵調的重機具佮水電業者會排代先。(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災後重建預算增列250億 送交立院審議
|地方花蓮光復鄉市區清淤進入尾聲,對於市區總長30公里的側溝,希望能趕在15日清除完畢。針對重災區的佛祖街,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已由軍方全面接管。另外,行政院今(9)日通過《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的修正草案,從原本的200億再增加為250億元的特別預算,協助花蓮重建。至於中央對於志工要協助投保意外事故險,最高保額100萬元,優先以徵調的重機具、水電業者為主。
-
提早撤離無人傷亡、農田被泥沙淹沒 馬太鞍溪北岸現況如何?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同樣位於撤離範圍的馬太鞍溪北側萬榮鄉明利村,一處也名為馬太鞍的部落,居民撤離倖免於難後仍餘悸猶存,北岸河床被泥沙堆高也帶來新的隱憂,若再有颱風來,溪水就可能直接流入村中。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特遣隊勘查馬太鞍溪堰塞湖 走獸徑、涉險垂降方抵達
|環境在昨(8)日發生地震後,要加強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監測,空勤總隊今(9)日搭載台大和成大研究團隊,攜帶緊急減災無人船和水面檢測設備,抵達堰塞湖。而同樣要掌握即時狀況,林保署花蓮分署則組成2支派遣隊,已經分別完成任務下山,而其中一隊花了5天半時間,隊員是翻山越嶺,透過垂降才能抵達山崩形成的荒原,清楚拍下溢流口水流狀態。而山壁隨時有崩落的危險,有隊員指出,堰塞湖周邊都是爛泥,連要站穩都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