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
-
一週大事/台灣首例非洲豬瘟 雙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2025.10.20-10.26)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藝人涉逃兵又一波、堰塞湖雙紅色警戒解除、共伴效應帶來豪雨、新壽允合意解約T17及T18、日本首位女首相。
-
今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中部以北濕涼到週三
|生活今(2025)年最後一個連假要結束了,高公局指出收假日最塞車路段是國5北向宜蘭到坪林路段,可能持續到晚上10時。而今天開始,東北季風再增強,北部、東北部再降溫,其他地區早晚偏涼,預計桃園以北跟東北部,可能要到週四才有機會看到陽光露臉。
-
亞馬遜「飛河」水氣減弱 科學家:雨林乾旱恐草原化
|環境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能調節南美洲氣候。雨林樹木蒸散形成的水氣流「飛河」把水氣送往內陸,但隨著砍伐與氣候變遷導致飛河水氣減弱、亞馬遜乾旱惡化,不僅生態受衝擊,也威脅農業和水力發電。
-
週日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 氣溫再降1至2度
|生活今(23)日是光復節連假首日,但因為受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部及大台北有陣雨,還要注意局部大雨或豪雨。中南部地區則是較為多雲,部分地區可以見到陽光。而雨天開車,提醒大家務必保持足夠之行車安全間距。高公局表示,部分路段將湧現出遊車潮,也提醒國道上午共有10處易壅塞路段,而省道則有3處,提醒用路人特別留意。
-
台鐵平溪線路基遭掏空 估11月底修復
|生活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持續發布豪雨特報,宜蘭縣、雙北山區仍要嚴防豪雨,桃園以北也會有局部大雨。連日強降雨,台鐵經會勘,確定要到11月底才能修復,台鐵表示,修復前,每逢假日火車將開行瑞芳到十分,平日則全線停駛,以便軌道車運送土方機具來搶修。
-
低壓與東北季風影響 北部、宜花雨勢明顯
|生活今(22)日受到低氣壓加上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提醒,未來幾天在北部、宜蘭跟花蓮雨勢還是相當明顯。尤其低壓系統有往南的趨勢,雨區也逐漸南移,宜蘭和北花蓮從昨天晚間開始,風力和雨勢都能感覺越來越大。而馬太鞍溪新形成的堰塞湖,在昨天晚間九點多溢流,中央趕緊澄清臨時便道沒有被沖毀。另外今天台北市、宜蘭、花蓮部分地區學校還是有停班停課的情形。
-
-
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7縣市發大豪雨特報
|環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全台天氣不穩定,尤其北部及東北部降雨最為明顯。氣象署今(20)日上午針對北北基桃等7縣市發布大豪雨特報,提醒大家在週三(22日)前要注意短延時強降雨、坍方及溪水暴漲等的可能性。而基隆河上游水位持續上漲,員山子今日凌晨已啟動今(2025)年首次分洪。氣象署也將在中午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事件加強作業,預計下午三時半會舉行記者會說明。
-
北部、東北部今起降雨明顯 專家:夏季天氣型態已結束
|生活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南下雙重影響。今(19)日起,北部、東北部降雨明顯,氣溫也將逐日下降。到了明天日,共伴效應更加明顯;週一到週二,桃園以北、以及北部東半部,降雨最劇烈。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海象條件不佳,金門水頭碼頭往返廈門五通航班,自下午後,雙向停航。
-
颱風風神凌晨生成 對台直接影響不高
|生活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今(18)日凌晨2時增強為第24號颱風「風神」。氣象署預估,風神會在週末進入南海,直接影響台灣的機率不高,但明(19)日開始,受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全台降雨機率上升,尤其是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與東北部地區。而下週一到三,北花蓮還可能有豪雨等級的機率,必須嚴陣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