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
-
體育運動精英獎名單出爐 12強台灣代表隊獲特別獎
|生活2025年運動精英獎6大競賽獎項入圍名單出爐,世界12強冠軍中華代表隊總教練曾豪駒和隊長陳傑憲,共入圍3項最受注目。而針對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明(2026)年開打,上海兄弟名稱和隊徽設計與中職中信兄弟高度相似的狀況,運動部次長鄭世忠表示,中信育樂已經否認參與,而CPB籌備粗糙,現階段是放風聲和試水溫。
-
運動部發函44協會 推運動員委員會選舉制
|文教科技讓運動員的聲音真正被聽見,運動部17日發函給44個亞奧運特定體育團體,推動「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採選舉方式產生實施計畫」,將輔導協會規劃以現役運動員為主體,透過選舉方式產生委員。
-
經紀人制度扮運動產業重要角色 運動部建立職能基準推認證
|文教科技台灣的職業運動仍以棒球和籃球為2大核心,今(2025)年再有職業排球加入。運動產業成長,運動經紀人制度扮演關鍵火車頭角色,運動部表示將發展運動經紀人的職能基準,並按此規劃課程與授證,讓有興趣者有所依循。
-
運動員養成制度忽視完整學科 退役選手轉型不易
|文教科技運動員的職涯通常很短暫,巔峰期有限,加上專業技能單一,限制了他們退役之後的出路,能夠獲得穩定就業機會的選手只是少數,大部分都面臨轉型的困境,這種情況與台灣長期以來對運動員的養成制度息息相關,因為從小偏重專項術科訓練,卻忽視完整的學科教育。一旦選手離開賽場,想要轉入就業市場就顯得相對弱勢。
-
光復國中受災校隊移地訓練 運動部允支付交通費
|地方花蓮堰塞湖釀災重創當地的光復國中,校內多個運動校隊的訓練也受到影響。運動部表示,各校隊將移到花蓮市的學校訓練, 交通費由運動部支應,至於設施、設備全毀則由縣教育處報請行政院,納入災後重建計劃。
-
從培訓到退役,台灣運動員在資源缺口中掙扎【獨立特派員】
|社會中華職棒傳奇選手林智勝於9月7日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以全壘打作結,生涯累計305支全壘打,穩居中職全壘打王。這場完美落幕的背後,凸顯出台灣運動員退役後出路的結構性問題。多數未能躋身頂尖舞台的運動員,面臨職涯銜接困難、缺乏社會支持的困境。隨著運動部於9月9日正式掛牌,首位部長即為兩屆奧運金牌加持的退役羽球選手李洋,社會各界期待透過制度改革,能為運動員提供更多元的職涯選擇與保障。
-
台灣簽署女性與運動宣言 李洋允落實運動性別平等
|文教科技台灣拳擊女將黃筱雯,昨(14)日在WB拳擊世界錦標賽女子54公斤級決賽,以4比1擊敗美國女將培瑞斯奪下金牌,生涯到目前在世錦賽累積了3面拳擊金牌,寫下台灣新紀錄。為了落實運動性別平等,國際婦女與運動工作小組IWG代表和立法院女子運動外交促進會,共同簽署布萊頓暨赫爾辛基女性與運動宣言,展現推動運動性別平等的決心。
-
晉級拳擊世錦賽4強 黃筱雯、陳念琴保底銅牌
|文教科技正在英國舉行的拳擊世錦賽,台灣選手黃筱雯和陳念琴,分別在女子54公斤級以及65公斤級的8強賽,打敗對手晉級4強,由於拳擊不比銅牌戰,2人確定至少銅牌。
-
運動部辦首場大型會議 校方盼增專任教練職缺
|生活運動部成立後的第一場大型會議,是全國高中體育組長的北區會議,針對學校體育事務、校園性平及兒少保護機制等重點政策進行宣導。但也有組長期待排球、棒球這類團體代表隊,能有更多專任運動教練職缺。
-
運動部成立 競技司負責國中以上學生聯賽
|文教科技運動部掛牌成立,很多人關心學校體育如何和教育部分工?運動部表示,學生聯賽、全中運、全大運,體育班以及專任運動教練等業務,將由運動部競技司負責,但國小的部分,是由全民署進行社區運動規劃,不讓小朋友從小就走競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