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
-
海科館「造船工作坊」 tshuā民眾了解傳統罾仔船
|早期佇基隆八斗子的港口,攏是滿滿的罾仔(tsan-á)船,「罾仔」就是網仔的意思。漁民佇近海掠魚,會3隻罾仔船做一組、同齊出海。毋過後來受現代科技進步,這馬的船隻攏是用玻璃纖維做材質,柴頭做的罾仔船已經漸漸消失佇港口邊,造船的傳統工藝也漸漸失傳。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特別辦理造船工作坊,向望會當予民眾了解這項傳統的造船工藝。(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臺語文)
早期佇基隆八斗子的港口,攏是滿滿的罾仔(tsan-á)船,「罾仔」就是網仔的意思。漁民佇近海掠魚,會3隻罾仔船做一組、同齊出海。毋過後來受現代科技進步,這馬的船隻攏是用玻璃纖維做材質,柴頭做的罾仔船已經漸漸消失佇港口邊,造船的傳統工藝也漸漸失傳。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特別辦理造船工作坊,向望會當予民眾了解這項傳統的造船工藝。(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