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
-
-
海巡協助受困綠蠵龜重返大海 潛水民眾救誤食魚鉤玳瑁
|環境昨(6)日上午,有綠島民眾通報岸際有受傷海龜,海巡署東部分署獲報後立即前往。這隻綠蠵龜無法自行游出,只能透過用帆布拖帶方式才成功協助牠重返大海。而月初在潮境保育區,也發現一隻玳瑁遭魚鉤魚線纏住,所幸經協助脫困日前已開刀取出魚鉤,等復原後再評估野放。
-
海洋保護區珊瑚、大海扇受損 研判無經驗潛水客器具使用不當
|環境基隆海科館旁的海域被劃為海洋資源保護區,不過最近發現,水下的大海扇骨折、玫瑰珊瑚也破了大洞,研判是沒有經驗的自由潛水客,器具使用不當,造成破壞。
-
海科館保育活化石「鱟」有成 近日放流140多尾幼鱟
|環境因為棲地受破壞,有活化石之稱的鱟在台灣本島的數量日益稀少,海科館在3年前展開保育行動,近日成功放流140多尾鱟寶寶,其實幼鱟在早期的存活率很低,海科館與各地學校合作,讓師生當鱟的保母,反而讓幼鱟存活率,從早期的0.2%提高到目前超過3%。
-
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 議員質疑未取展演動物許可就開放
|社福人權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智能海洋館於3月25日開幕、3月26日起試營運,是首座結合首座海洋生物與科技發展、虛實整合實境的水族館。不過地方議員批評,館方展演海洋生物卻未取得展演動物許可,也質疑部分建築物未取得執照就開放,對此海科館做出澄清。
-
海底無日暗趖趖 生物演化出特別的適應能力
|因為海底無日烏趖趖,水壓閣大,濟濟生物為著生存,演化出特別的適應能力。透過研究人員的採樣紀錄,予咱認捌海底生物。 在暗黑的深海,許多生物具有發光的能力,除了吸引獵物、尋找配偶,還可以躲避敵害。 ==國立海科館聘用助理研究員 廖運志== 鮟鱇魚 牠的發光可能可以吸引獵物 牠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 牠可以讓自己隱藏起來 牠透過發光器的排列 可以讓牠自己的剪影被破解掉 讓牠的捕食者看不到牠是一隻
-
陳慶男3200萬交保 海科館弊案再遭聲押
|兩岸慶富公司董事長陳慶男因為涉入獵雷艦詐貸案,被羈押9個月後,原本今天上午高雄地院裁定以3200萬交保,但就在辦理離開手續時,高雄地檢署又以他旗下子公司承包基隆海科館BOT案,涉嫌詐貸3億元為由,將他帶回偵訊,訊後檢察官認定他有逃亡串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一天到派出所簽到2次,手機不關機、限制住居,慶富公司董事長陳慶男在獵雷艦涉詐案遭羈押9個月後,高雄地院同意他以3200萬交保,但陳慶男在看守
-
慶富財務危機拖累 基隆海科館也將解約
|基隆國立海科館原本委外給慶陽海洋經營,但受到母公司慶富集團涉及詐貸案影響,不但積欠員工薪資、繳不出水電、生態展示館工程也嚴重落後。館內約140名員工,將以招標方式,由另一間人力派遣團隊接手雇傭,不過,可能有約5%的人員無法被留用,三四百萬的欠薪,恐怕也只能靠後續官司追討。 位於基隆的國立海科館,原本委外給慶陽海洋經營,但斥資15億元打造的海洋生態展示館,工程沒有如期完工,12號晚間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