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
寶林茶室信義店手部樣本 北市府證實米酵菌酸陽性反應
|生活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風波累計現在有17例檢驗陽性,台北市府今(2)日證實,在手部樣本檢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接下來調查方向將朝料理過程或食材是否出問題。外界擔心米酵菌酸食物中毒找不到來源,恐成一樁懸案。
-
「米」酵菌酸引發對米製品疑慮 王必勝:將討論是否更名
|社會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檢出國內首例米酵菌酸,引發部分民眾擔憂,紛紛避開米製品,甚至有商家停售米類產品。對此,有學者建議改為「椰酵菌酸」較為貼切。而為避免汙名化,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1)日表示,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更名。
-
寶林中毒個案逾30例 王必勝:與前批粿條關連性大
|生活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再增加1例個案通報,是一名住在新北市的43歲女性,就醫後已經返家休息,目前累計個案超過30例。雖然食藥署從寶林帶回的35件食物檢體,都沒有檢出「米酵菌酸」,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則推估,與前批用完的粿條關連性較大;另外遠百A13寶林茶室內的環境採檢,最快2週內結果會出爐。
-
米酵菌酸自中國流入? 薛瑞元:不太可能
|政治北市寶林茶室中毒案持續延燒,相關單位還在調查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1)日邀請衛福部進行重大食安事件檢討報告,藍營立委表示接獲不少陳情電話,民眾不敢吃粿條,業者生意也一落千丈,要求衛福部應儘快釐清真相;至於有公衛專家質疑,引發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是從中國來台,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認為不太可能。
-
寶林案饒河店2例米酵菌酸陰性 衛福部:初步排除與信義店有關
|社會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又增添了3例通報,目前個案累計已經有31例,其中2例死亡,有5例還在加護病房,病況不太樂觀。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遠百信義店的病患共有12人驗出米酵菌酸陽性,相對於饒河店2人檢驗為陰性,初步排除兩案有相關性。
-
一週大事/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釀5死(2024.3.25-3.31)
|社會《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日本小林製藥紅麴釀5死、美國巴爾的摩凱伊橋倒塌、數位部遭開槍、竹科緯創火警、西班牙聖家堂宣布2026年完工。
-
寶林中毒案新增2例通報 曾至北市饒河店用餐
|社會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到上午10時為止,又新增2例通報,累計已有30例個案,其中2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再新增1例住院病人,目前住院病人增加到8例,其餘返家休養。百貨美食街業者也宣布,民眾只要是17日到25日期間曾到遠百信義店寶林茶室用餐,都可憑當天發票全額退款。
-
寶林茶室2死者體內皆檢出 米酵菌酸怎麼產生?如何預防?
|生活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的2名死者體內先後驗出米酵菌酸,由於是國內首度發生米酵菌酸中毒致死事件,引發討論。寶林茶室的米酵菌酸從哪裡來?又如何影響人體?要怎麼樣才能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
死者遺體驗出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找到元凶
|社會台北信義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今(28)日檢方進行相驗,衛福部晚上也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檢方確認從遺體中驗出米酵菌酸,但也強調不是最後結果,仍需檢方最後判斷。疾管署也表示,這是台灣首見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
台北寶林中毒案累計17例 立委批缺乏通報機制
|社會「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根據衛福部統計有14人受害,另外還有3例新北市民自行通報,這起事件已造成2例死亡。對此有立委砲轟,若不是媒體揭露,民眾還誤以為是個人健康問題,實在太冤枉,批評衛福部對於非典型中毒缺乏通報機制。而有毒物專家推測,若是米製品等保存不當而產生的劇毒「米酵菌酸」,目前沒有解毒劑,致死率高達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