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登陸
-
鳳凰昨晚恆春登陸 58年來首個11月登台颱風
|生活鳳凰颱風昨(12)日晚間7時40分在屏東恆春鎮登陸,成為58年來頭一個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不過20分鐘後就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署也在晚間8時半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並同步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氣象署提醒,北台灣要注意局部豪雨,此外今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感受濕涼。
-
颱風鳳凰陸警範圍新增嘉義 宜蘭地區嚴防超大豪雨
|生活颱風鳳凰持續靠近台灣,氣象署今(11)日傍晚表示,陸上警戒區域新增嘉義,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而在雨量方面,宜蘭地區過去兩天累積雨量已達911毫米是全台最高,未來24小時內仍須嚴防超大豪雨,其他包含北部海岸、花蓮與綠島等地區,則須注意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
-
鳳凰颱風登陸中南部機率高 估最快傍晚發海警
|生活今(10)日清晨2時左右,鳳凰颱風中心已經從菲律賓出海、進到南海。氣象署預估,最新路徑維持目前走向的話,在台灣中南部登陸的可能性最大;鳳凰如果登陸,將成為58年來首個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
-
海鷗颱風登陸菲中部 釀114人死亡、逾70萬人受災
|全球中度颱風海鷗在前(4)日登陸菲律賓中部,重創觀光重鎮宿霧,災後有許多車輛就像積木一樣堆疊損毀,民宅1樓的家具都被淤泥掩蓋。當地政府說這次的洪水規模前所未見,連大型貨櫃都被沖得東倒西歪,罹難人數更達到114人,其中包括6名參與救災的軍方直升機機組人員,另外還有26人下落不明,超過70萬人受災。菲國政府也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馬太鞍堰塞湖致災,防災體系存在那些缺口?【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潰壩,短短數分鐘淹沒聚落,造成至少18人罹難。災情揭露的不只是天然災害的威脅,更暴露出政府防災與疏散體系的嚴重斷層——居民未接獲撤離簡訊、疏散指令遲緩,導致逃生不及。災後中央與地方互相指責,救援物資調度混亂;反倒是民間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承接災民最迫切的需求。
-
馬太鞍堰塞湖致災,防災體系存在那些缺口?【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潰壩,短短數分鐘淹沒聚落,造成至少18人罹難。災情揭露的不只是天然災害的威脅,更暴露出政府防災與疏散體系的嚴重斷層——居民未接獲撤離簡訊、疏散指令遲緩,導致逃生不及。災後中央與地方互相指責,救援物資調度混亂;反倒是民間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承接災民最迫切的需求。
-
鰲鼓濕地泡水多日,是天災還是人禍?【獨立特派員】
|環境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挾帶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造成嚴重淹水災情,積水逾40天未退,園區被迫封閉至9月底。此次災情不僅凸顯地層下陷持續惡化的問題,排水設施功能不彰、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溺斃、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多重危機更一一浮現。這片每年吸引近300種鳥類造訪的重要濕地,正面臨極端氣候與管理失能的雙重考驗,候鳥季前景令人憂心。
-
麥德姆颱風登陸中國廣東 30萬人緊急撤離
|全球麥德姆颱風5日登陸廣東湛江市,為廣東和海南省帶來強風豪雨,路邊樹木被連根拔起,車輛和招牌也東倒西歪,有30萬人緊急撤離。而在離開廣東後,颱風短暫進入海域,又在今(6)日凌晨二度登陸廣西。
-
樺加沙颱風登陸台灣機會低 估最快週日發布海警
|生活昨(18)日一天之內共有3個颱風接連生成,其中目前位於恆春東南方約1300公里的颱風「樺加沙」,預估對台灣影響將最為明顯。氣象署指出,樺加沙的預測路徑將會通過巴士海峽,雖登陸台灣機會較低,但預期在下週二、三仍會帶來明顯風雨,最快可能在週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
歷史上的今天》納莉颱風:那一年,台北變成了湖 |電信、捷運都癱瘓|我們的島【島上檔案】
|環境2001年9月,一個名叫「納莉」的颱風,在西北太平洋上誕生。當時沒有人料到,它會成為台灣氣象史上最詭異的一場災難。一夕之間首都台北淪陷,宛如一座台北湖,究竟這場都市水患,是如何發生的,納莉帶來哪些訊息? 一起回顧九月颱風,那一年的納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