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
-
花蓮農田淤泥量估600萬噸 農業部允以專案救助
|地方光復市區的淤泥清除大致告一段落,災害前進協調所指出,下一階段重點是農田,目前估計農田淤泥600萬噸,比起市區已清除的淤泥垃圾恐達百倍之多。花蓮區農改場指出,山上沖下來的土砂偏鹼性,有機質少,過厚不利復耕。
-
花蓮災區臨時堤防完工 農業部估83%土石堆積崩塌區
|地方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暫無異狀,但根據農業部最新估算,土石總堆積量大約3億方,崩塌區佔83%最多,其他都流入中下游;災後河床平均淤高2公尺,佛祖街最高達2.6米。而3處受損堤防長達2860公尺,暫時堤防已全數修建完成,水利署指出目前是採取「三重保護」。
-
馬太鞍堰塞量體縮小 學者:需擔心上游「來水」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下降,湖水持續溢流,2日上午空勤總隊飛抵湖區,安裝「小型水位觀測浮標」,不過壩體土石鬆軟,直升機仍難以降落。學者指出,目前最大的威脅不是堰塞湖的蓄水,而是將來從上游來的水量,目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仍維持紅色警戒,表示若要降級,需具備幾個條件。
-
馬太鞍堰塞湖崩塌深逾4百米 下游河床推升逾10層樓高
|生活要更精準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變化,農業部林保署25日出動「空載光達掃描儀」獲得資料,比對內政部提供堰塞湖形成之前的災前地形資料,結果發現劇變,山體崩塌最大深度403公尺,相當高雄85大樓高度,下游河床比災前還要高出4、50公尺,超過10層樓高,而山上的土方量,預估有3億立方公尺。
-
美農業部次長訪台 宣布開放台灣鳳梨銷美
|產經美國農業部次長林德柏格率團訪台,透露美方下一步將致力於讓台灣鳳梨能進入美國市場。他也大力推銷「美國乙醇」,表示只要在台灣的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混合物,不僅可以讓台灣每年可省下至少100億的經費,更有助實現能源安全供應「多元化」。我方則承諾未來4年將採購100億美元的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美國農產品。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消防署稱疑村里廣播出問題 溢流前已發簡訊告知撤離
|社會對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難造成多人死傷,相關撤離作為引起部分災民質疑,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政府已經有透過發送細胞簡訊、廣播以及強制撤離作為,仍造成10多人罹難,顯示撤離作為跟實際出現落差,將徹底檢討,並且把相關資料提供給檢調。
-
新竹泰崗溪堰塞湖也在監測中 林保署:穩定溢流
|生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業部今(25)日出動國家航遙測飛機,拍攝堰塞湖上空以及下游災區情況,目前蓄水量降到1100萬噸,水位降低了113公尺,溢流後蓄水量只剩12%,持續維持紅色警戒。由於這次災情嚴重,農業部目前監測中的堰塞湖,除了馬太鞍外,還有去(2024)年康芮颱風形成的新竹泰崗溪堰塞湖。林保署研判,目前穩定溢流,對下游聚落沒有影響。
-
傅崐萁質疑堰塞湖未採爆破 農業部:恐引山體大規模崩塌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水量雖然已在消減,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質疑,為何中央先前不願用爆破解決,農業部今(25)日回應,專家會議之前就評估過,爆破拆除可能會引發周邊山體更大規模的崩塌,而且考量當時壩體不穩定,虹吸和壩頂降挖都難以進行。有學者分析,目前要以人為消解堰塞湖的難度高,應該聚焦在精準監測,評估擴大撤離範圍,透過預防措施降低災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