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
生活貧困、軍事活動污染魚類 馬紹爾群島居民平均壽命52歲
|中太平洋的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是美國防禦中國或俄羅斯飛彈襲擊、維持區域霸權的戰略重鎮,但美軍基地的存在卻對居民造成負擔,他們被迫搬到狹小的島嶼,只能吃廉價的加工食品。加上軍事活動污染沿海魚類,讓島民普遍都不太健康,平均壽命只有52歲,跟美軍基地裡豐衣足食、優美環境有天壤之別,這樣的困境也讓中國有了挖牆腳的可趁之機。
-
「馬卡道澤蟹」叼菸蒂回洞穴 志工憂棲息地遭破壞
|環境高雄柴山特有種馬卡道澤蟹,上週被柴山志工巡山隊目擊,將民眾隨意丟棄的菸蒂叼回洞穴當食物。目擊志工說,畫面看了讓人心痛,也憂心環境污染會造成馬卡道澤蟹地區性滅絕,因為光是上週在當地觀測的澤蟹,就死亡將近30隻;目擊者也呼籲政府設立解說牌,加強取締亂丟菸蒂的行為。
-
花蓮災區清出逾1萬噸淤泥 近2.5萬噸垃圾
|地方根據最新統計,目前光復鄉災區已經累積清出近2萬5千噸垃圾以及淤泥1萬多噸,不過在離光復市區約7至8公里遠的阿陶莫部落,卻傳出因大型機具被擋在管制點外,導致清運遭遇困境,部落青年也呼籲政府協助,讓族人能盡快清理並重建家園。
-
馬國沙巴土壤富含鎳鈷 團隊嘗試用植物採礦
|全球隨著電動車普及,全球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也讓各界不斷思考如何用更環保的方式來開採。馬來西亞沙巴深山有團隊嘗試植物採礦,利用植物吸收金屬再進行提煉。雖然效率暫時無法取代傳統高污染採礦,但因為更永續、對環境影響小,也被視為未來的新方向。
-
南投名間鄉擬蓋焚化爐 鄉民憂衝擊茶產業北上陳情
|環境南投縣政府要在名間鄉蓋焚化爐,名間鄉民擔心可能產生飛灰,衝擊當地茶產業。鄉民今(22)日與立委及環團一起舉行記者會,呼籲暫緩環評審查。南投縣府強調,南投縣確實需要焚化爐,一切依法行政。
-
二戰後仍有逾2千次核試爆 誰來承擔輻射的代價?【圖解】
|全球在美國對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後,世界列強的軍備競賽開始進入核子時代,據統計,從二戰結束至今,至少有8國在全球各地執行超過2千次核試驗,地點大多選在遠離擁核國人口中心的偏遠地帶或離島。這些核試驗場周遭的居民,至今仍因暴露在輻射下導致疾病,或被迫離開家園,刻下無法抹滅的傷痕。
-
觀光人數倍增致南極融雪加速 科研活動也加重汙染
|全球地球暖化加速南極融冰,觀光與科研活動則又讓情況雪上加霜,20年之間南極觀光人數從2萬暴增至12萬,船舶燃燒化石燃料與科研設施加重污染。研究顯示,南極土壤重金屬微粒比40年前高出10倍,一名觀光客就可能造成百噸積雪融化,學者呼籲加速再生能源轉型,減緩人類衝擊。
-
中籍貨輪去年擱淺野柳岸邊 殘油抽畢預計9月底拖往韓國
|地方中國籍貨輪「鈺洲啟航」去(2024)年10月為了躲避颱風出港,卻不敵強風強浪,在野柳外海失去動力,最後觸礁擱淺在新北市的野柳岸邊,在航港局的監督下,船公司抽完船艙內超過280噸的殘油,近期船上3座的橋式機將移除完畢,預計9月底船體將拖到韓國處理。
-
高雄港客船防救災演練 中央地方合作提升救災效能
|生活由交通部及高市府舉辦的高雄港大型客船災害防救演習,今(3)日在17號碼頭登場,分為海難救援應變及船舶油污應變2大部分,並細分6項演練科目及9種突發狀況,希望透過中央地方跨機關合作提升災害防救效能。
-
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率須達5% 雲林打造集運澆灌車盼達標
|地方為解決河川污染,環境部規定今(2025)年底前,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要達到5%,但以雲林縣來說,因為小型養豬戶多,加上許多是老農經營,還有260家小型養豬戶還沒達標。為了解決這樣困境,雲林縣養豬協會、雲縣府與中央共同打造1輛集運澆灌車,幫忙將發酵後的豬糞尿運到農田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