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
-
首家加熱菸將於10/11上市 民團批禁添加物草案拖延
|生活衛福部國健署,12日核定一家美製加熱菸,8個品項菸草柱及3款組合元件,10月11日後符合條件就可上市。不過其中就包含了多個口味的菸品,民間團體批評《菸害防制法》明確規範,菸品不得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添加物,相關公告如今沒下文,加味加熱菸卻得以上市,呼籲監察院啟動調查。
-
拒菸團體公開菸商行銷伎倆 北市高中職周邊禁賣加熱菸
|生活為了讓青年學子遠離新興菸品危害,拒菸團體以WHO公布的菸商對年輕人行銷最常用3大技倆,包括魅惑行銷、酷炫裝置以及加味菸,提醒學生拒絕菸品危害。北市府也將實施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禁止販賣加熱菸的規範。
-
加熱菸有條件通過 拒菸團體籲暫緩上市許可
|生活國健署7月底公布加熱菸「有條件通過」,但現在上網搜尋關鍵字,就能查到許多賣家都在賣加熱菸,拒菸團體擔心這會是菸害防制的一大破口。國健署回應,中央和政府已經共同加強稽查,截至今(2025)年7月底,開罰的金額已經超過6億元。
-
-
加熱菸解禁遭批護航業者 國健署:未來嚴格把關審查
|社福人權衛福部國健署昨(29)日公布,有條件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14個品項審查,等於解禁開放加熱菸在台合法販售,遭反菸團體批評根本是犧牲台灣人民健康,與政府標榜的「健康台灣」背道而馳,更質疑衛福部公然為菸商護航。對此國健署長吳昭軍回應表示,一切依法行政,未來也會嚴格把關審查。
-
立委質疑衛福部拖延加熱菸審查 民團籲不應急於讓產品過關
|生活今(2025)年私菸查緝量大增,光是違法加熱菸就突破百萬包,但同時卻爆出海巡人員疑似和私菸集團勾結,詐領獎金,引發立委質疑數字的真實性。另外目前市面的加熱菸全數都還沒有通過衛福部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立委質疑衛福部拖延,但董氏基金會強調政府應優先思考如何減少新型菸品帶來的健康風險,而不是急於讓產品過關。
-
駕舢舨闖東港沙灘走私4千萬元加熱菸 台籍主嫌等11人遭起訴
|社會去(2024)年底在屏東東港一處沙灘,有走私集團試圖以舢舨登陸走私加熱菸,甚至還安排多名外籍人士在岸邊接應,遭海巡人員當場查獲,並查扣共340萬支加熱菸,市值約4250萬元。屏檢今(8)日偵結,起訴3名台籍男子、6名印尼籍與2名菲律賓籍男子等共11人。
-
民團憂加熱菸將開放 籲先公告禁止加味菸
|生活《菸害防制法》修法屆滿2週年前夕,加熱菸開放時機再度白熱化,多個家長團體、民間團體今(10)日指出菸商製造假議題、散播假訊息,政府卻沒積極澄清,而雖然開放加熱菸是既定政策,但開放上市之前務必公告禁止加味菸。
-
衛福部挨批違規菸品成案率低 查緝50萬件違規僅罰1200多件
|生活近年來電子煙已成為毒品載具,警方也查獲多起毒駕和電子煙有關。國教行動聯盟指出,去(2023)年3月上路的《菸害防制法》就已全面禁止電子煙,並嚴審加熱菸,但是新法上路至今,衛福部與各縣市稽查菸品違規約50萬件,僅開罰1200多件,成案率極低,批評衛福部對於新興菸品稽查不力,戕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
電子煙彈、加熱菸易取得 民團憂青少年易受危害
|生活15歲少年無照駕車肇事導致3死2傷,引發各界關注,尤其少年背包中還被發現電子煙彈。對此多個NGO團體認為,這揭示了青少年違法取得電子煙的危機,也認為加熱菸也是個隱憂,擔心青少年已轉為在社交軟體中交易,NGO團體要求政府加強規劃稽查的動作,補強管制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