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
-
美國德州百年洪災釀137死 2主要調度官員當日未在場
|全球美國德州的百年洪災釀成至少137人死亡的悲劇,而發生至今將滿1個月,仍有3人失聯。德州當局在31日召開特別會議,追查災難當下的細節,卻揭開荒謬內情,2名主要應變官員,1位因病臥床整天沒參與調度,另1位則在準備家庭聚會。
-
嘉市風災逾3萬棵樹倒伏 日專家籲避種豆科、黑板樹
|地方百年來第一個從嘉義登陸的丹娜絲颱風帶來13級的強風,不只吹倒電線桿,光嘉義市就倒了超過3萬棵路樹。有日本專家提醒,台灣應該避免種豆科樹或黑板樹,否則風災一來就倒,還可能釀災。
-
耗資1.2億元完成百年大整修 高第「巴特羅之家」重現風華
|全球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的代表作「巴特羅之家」,2005年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後,一直是巴塞隆納的熱門景點。已經百年沒有大整修的巴特羅之家,為了讓建物回復到當年的完好狀態,找來建築師、歷史學家和工匠組成團隊,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進行修復。其中花費1.2億修復的建物背面,6月中正式對外開放,吸引大批遊客前來。
-
田埔車站百年老樹搶救後遭移除 花蓮農業處:環境安全考量
|地方花蓮田埔車站有一棵100多年的老榕樹,因罹患褐根病去(2024)年不敵颱風應聲倒地,地方居民發起搶救活動,老榕樹也漸漸長出綠枝。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近日老樹卻開始遭支解移除,在地民眾非常錯愕。
-
「哈瑪星號」再度啟程,高雄百年鐵道重現風華!【獨立特派員】
|地方2024年11月30日,一聲悠揚的汽笛聲劃破高雄哈瑪星的天空,擁有百年歷史的蒸汽火車「哈瑪星號」正式復駛。這不僅是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無數鐵道迷、文化工作者與政府協力多年的成果展現。至今已吸引超過2萬名乘客體驗這趟穿越時空的旅程,重溫高雄作為台灣最早現代化港口城市的繁華歲月。
-
鐵道迷串連官民力量 重現「哈瑪星」百年歷史文化
|地方高雄的濱線觀光列車哈瑪星號,最近到週末都會行駛在有百年歷史的哈瑪星鐵道。這是由一群鐵道迷花了十年的時間奔走,串起民間跟政府的力量,終於復原了540公尺的鐵道,其實他們更希望能讓完整的濱線復駛。
-
比利時拆彈小組已百年歷史 每年銷毀2百噸彈藥
|全球比利時從中世紀以來歷經多場戰役,拿破崙戰敗的滑鐵盧就在比利時,而兩次大戰期間也受到戰火波及,境內遺留下大量的未爆彈。比利時陸軍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了專業的爆裂物拆除小組,至今仍然持續在協助移除各地的未爆彈,每年銷毀的彈藥重達200多噸。由於拆彈經驗豐富,小組也接獲其他國家的委託,協助處理毒氣彈和砲彈。
-
南部開講/走讀台南府城五條港 百年藥香映照古都風華
|地方今(2025)年適逢台南府城建城300年,昔日具有重要地位的五條港因中藥材集貨便利,也帶動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由於大環境的變遷,傳統藥鋪數量銳減,以致不少業者尋求轉型、展現文化創意,也成功吸引年輕族群關注。
-
故宮百年2典藏入列重要古物 下半年赴捷克展翠玉白菜
|文教科技台北故宮今(2025)年舉辦百年院慶系列活動,下半年還會到捷克進行翠玉白菜等文物的展覽。而文化部也公布故宮典藏的「乾隆臺灣地圖」、「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兩個文物,指定為重要古物,都會在百年院慶特展中展出。
-
頭城老街「陳春記商號」拉封鎖線 文史人士盼公部門助修復
|文教科技宜蘭頭城老街上的陳春記商號近期被民眾發現拉起黃色封鎖線,並貼處公告指出木梁已朽,隨時可能倒塌淪為危樓。這棟建築據文史工作者調查已超過百年歷史,紅磚拱門的特色店屋外型更是老街地標,但因不具文資身分,如果倒塌恐無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