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模糊
-
美參院軍委會主席訪台 傳達國會重視台灣安全立場
|政治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與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訪台2日,也拜會了立法院長韓國瑜、國防部長顧立雄及副總統蕭美琴,下午他搭機離台前在外交部舉行記者會,提到台美關係超越黨派,是堅固而而長久的盟友關係,至於中美關稅談判進行中,並不影響對台國防合作。
-
凱達格蘭論壇 英國前首相強生籲歐美明確伨臺
|一年一改的「凱達格蘭論壇」今日(8/5)舉行,總統賴清德開幕致詞的時,英國前首相強生也有來。賴總統強調,政府會維持現狀,確保臺海和平穩定,而且承諾繼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抑若強生是批評中國一直用軍事威迫、恐喝臺灣,呼籲北京無應該用武力侵犯臺灣,也期待閣較濟歐美國家會當明確表態支持臺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澳洲總理支持台海維持現狀 澳防長:不就假設問題提前承諾
|全球針對媒體報導美國要求澳洲、日本就台海衝突表態,正在中國訪問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公開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澳洲支持維持現狀。澳洲國防部長也強調,出兵決策必須由當時執政的政府決定,不會提前承諾派兵介入任何衝突。
-
台海局勢增溫之際,賴政府國防戰略怎麼走?【獨立特派員】
|兩岸總統賴清德就職週年演說再次強調,只要在對等尊嚴的狀態下,台灣很樂意與中國交流合作。但事實上過去一年,中共對台灣文攻武嚇的強度,明顯劇增,透過軍事演習、軍機繞台、外交施壓等手段,試圖孤立台灣;同時透過多種管道滲透,力道之大,前所未見。
-
賴清德就職週年持續深化外交 美各州政府在台設24辦事處
|政治總統賴清德就職將在520滿1週年,在外交部分,賴總統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比起價值相近更重視實質利益,揮出關稅大刀,增添不確定性,對台政策也回歸「戰略模糊」。如何在川普2.0時代維繫台美關係,眼前仍充滿挑戰。而對於和台灣同屬第一島鏈的日本,有學者認為,賴總統可以藉由自身對日人脈優勢,提升台日在防衛、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層級。
-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團訪台 瑞克茲:助台灣強化自我防禦
|政治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團訪台,總統賴清德今(18)日親自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瑞克茲致詞表示,這次訪台傳遞安全、外交、經濟,美國會在這3個面向與台灣攜手合作,也會持續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賴總統表示,台灣國防預算會提升到GDP3%
-
美國賣咱M1A2T戰車 傳第一批38台運到高雄
|臺灣共美國買108台M1A2T戰車,頭一批38台,有風聲講今仔(13)下晡到高雄港。軍方列做機密,也袂使翕相。這種戰車hőng叫做「地面上的上強戰車」;型號有一字「T」,代表Taiwan,是美國為臺灣特別訂做的車型。M1A2T戰車會當使用火力誠強的戰車砲,按算部屬佇北部,強化首都的防衛量能。(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
川普不表態保衛台灣 稱與習近平關係好盼中國不侵台
|全球第47任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近期接受美國媒體專訪,被問到「如果中國侵台,是否會承諾保衛台灣」時,川普不願表態,只強調他和習近平關係非常好,會一直溝通,希望北京不要在他總統任內侵台,態度和曾多次表達願意出兵協防台灣的拜登明顯不同。學者分析,川普2.0時代,將回歸傳統「戰略模糊」立場。
-
2024美選倒數計時,候選人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政治2024年被稱為「選舉年」,全球共76國舉辦大選,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無疑是今年眾所矚目的壓軸場。隨著俄烏戰爭、中東戰爭、印太緊張局勢等地緣衝突下,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美國下任領袖的選擇更顯關鍵。身在地緣衝突最前線的台灣,專家對台建議有三:切勿選邊站,而是成為美國兩黨共識議題;培育國際談判人才,以及新東向台商須留意友岸外包趨勢。
-
國台辦回應「祖國論」 批評賴清德舞「新兩國論」
|總統賴清德雙十暗會演講,針對「祖國」的定義,予中國趒跤頓蹄。中國國台辦批評賴總統咧舞弄「新兩國論」,抑若美國亞太助卿康達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無改變。因為美國無明確表達過,若台海戰爭in會按怎做,所以咱國防部智庫發表的民調當中,顯示大多台灣民眾認為,美國袂會直接協防台灣。(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