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署
-
風颱「風神」咧欲形成 花蓮災區煩惱風雨致災
|有一个熱帶擾動當咧變強,可能變做風颱「風神」。目前上煩惱的就是,花蓮光復是袂堪得大水雨來損蕩。農業部已經派人去清水圳,也疊沙袋仔;中央前進協調所也調整做「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針對災區疏開、安置等方面編組,下晡開應變會議,決定避難的方式,有上高樓避難和疏開這兩種。抑若大進村、大全村列入去警戒範圍,預估撤離人數有1千外人,按算10/18執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災區擬撤千人防颱 決議採疏散與垂直撤離並行
|地方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不排除成為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就怕風雨再重創花蓮災區,光復鄉大同村已經有農田水利署進駐清水圳,而中央前進協調所調整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下午也召開緊急應變會議,決議避難方式將採垂直與疏散同步執行的混合式撤離,增加將大進村、大全村納入警戒範圍,預估撤離人數約1000多人,預計18日執行。
-
「風神」颱風恐生成 農水署進駐光復清理水圳
|生活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96W,可能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也不排除成為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光復鄉大同村目前已經有農田水利署進駐清水圳,也將清出的土堆蓋上帆布避免泥沙回流;中央前進協調所也調整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針對災區疏散撤離、安置收容組等面向編組。協調所也準備8萬5000個沙包供災民領取防颱,將以村或街道為單位,每戶最多可領20袋沙包。
-
憂烏山頭水庫光電影響水質 水利署:每年檢測5次
|環境配合太陽光電政策,烏山頭水庫3年前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設置面積約11.5公頃,不過這種水面浮力式太陽光電板也引發民眾對水質汙染與景觀破壞的擔憂。對此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強調,這光電板面積僅占水庫面積的1.12%,每年也都會5次的水質檢測,報告也都會給相關單位備查。
-
攔河堰致宜蘭河淤積 農水署補強、地方盼改活動閘門
|地方宜蘭河因為充館圳攔河堰截水,提供給農業使用,導致上游淤積問題嚴重,地方爭取將固定式攔河堰改成活動式的水閘門。不過農水署認為,活動式水閘門興建後,因為宜蘭河斷面長,後續難以維修,最後決定花7000多萬補強攔河堰,被民代批評浪費公帑。
-
外來種入侵宜蘭微棲地柯林湧泉 林業署展開清除作業
|地方宜蘭縣柯林村湧泉眾多,因長年水溫穩定在18度,吸引許多物種棲息,是重要的「微棲地」,但近年遭到吳郭魚、巴西烏龜等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林業署和農水志工合作,展開外來種清除作業,未來也規劃將湧泉申請為保育共生地,打造國土生態綠網的關鍵棲地。
-
台東豐樂工業區淹水 水利署、廠商將協調放水時間
|地方台東市豐樂工業區昨(17)晚發生淹水災情,有20多家工廠被夾帶泥沙的水灌入廠區,今日上午許多工廠的員工只能暫時停工,先打掃環境。後來清查,由於縣府在附近的灌溉大排委託廠商施工,而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昨日下午放水,雙方事先沒有溝通好,才會淹水。
-
-
丹娜絲來襲灌溉水受損 水利署:最快3天恢復正常
|地方丹娜絲風颱風這次沒有造成台東縣重大災情,不過豪大雨卻把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的灌溉系統進水口擋水土堤沖散流失,影響農民二期稻作整地插秧時程。台東管理處表示,這次土堤受損是安全流散,等大水退去,最快3天、最慢20天,就可以恢復正常供水。
-
控新園某豆腐廠污染水質、空氣 居民赴台東議會陳情
|地方台東市新園里一家豆腐工廠疑似長期排放污水,排放到灌溉周邊100多甲農田的溝渠,造成空氣和水質污染,時間長達6年。附近居民曾經向環保局檢舉但後來只有輕罰,最近又疑似排放污水,里民發起抗議到台東縣議會陳情,要求議會監督縣府並查明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