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
-
基層公職赴中擬全面納管 陸委會:民眾遭檢舉也會處理
|兩岸防堵中共滲透,總統賴清德提出17項國安策略,陸委會研議修法,公職人員包含基層赴中港澳都要全面管制規範。民進黨立委肯定修法方向捍衛國安,國民黨立委質疑修法有政治目的。此外,針對清查擁有中國身分證,陸委會表示沒有針對一般民眾,但若有人檢舉一定會處理。
-
中國阻擋選手來台參加世壯運? 體署:已給最大便利、無從置喙
|文教科技2025雙北世壯運5月17日登場,有平面報導,超過約500多名的中國選手,因中國宣稱不知台灣要辦世壯運、阻擋中國選手來台參賽,要求須轉飛港澳等第三地,加上世壯運流程有問題,恐讓不少中國選手覺得麻煩,放棄參賽。體育署指出,這次以專案審查整體中國人士來參賽,給予最大便利,至於中國對中國選手要求,無從置喙。
-
港澳人士來台新增「長期居留」選項 可不放棄身分在台生活
|兩岸中共加強對台滲透手法日益多元,隨著兩岸及港澳情勢快速變化,陸委會也宣布,將調整港澳民眾在台的居留、定居制度,新增「長期居留」選項,並增加「國安觀察期」。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指出,強化我國安全管理機制外,「長期居留」能給港人一個新的選擇;在台港人也贊同,如此一來,可以不放棄香港身分,在台生活能更有彈性。
-
國人赴港澳或港澳來台定居 未來相關制度擬加嚴
|兩岸國人赴港澳或者港澳居民在台定居等相關制度即將生變,調整為更加嚴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目前正研議法規以維護國安。因為反送中被港府通緝、已經在台灣生活多年的香港前議員表示,希望能有「日落條款」,保障已經申請中的在台港人。
-
來台旅客新南向18國佔3成7 韓國客平均每日花1500最會買
|生活交通部觀光署公布去(2023)年「來台國外旅客」消費狀況,韓國旅客登上「最會買」寶座,來台期間每日花費約1500元台幣購物;而來台旅客最大宗由「新南向18國」奪冠。觀光學者分析,旅客來源較疫情前大不同,整體消費力也較過去低,必須檢視大數據對不同市場投其所好、刺激消費力。
-
宜蘭港澳沙灘分區限制活動 民團:誤差難遵守應廢除
|地方宜蘭港澳沙灘,縣府依據《發展觀光條例》頒布公告,將海岸線分區限制水域遊憩活動,且僅能從事游泳、衝浪和飛行傘,這項公告被民間團體認為不合理,以座標分區會有誤差,難以遵守和執法,應該廢除。
-
宜蘭頭城港澳溪斷流 縣府指民生攔水及攔沙壩非主因
|地方宜蘭今(2024)年冬季雨量較往年偏少,使不少野溪乾涸,頭城的港澳溪就完全斷流,影響當地農業和民生用水,但有公民團體認為,溪水會斷流和民生攔水以及攔沙壩的興建都有關係,不完全是雨少的因素,公部門應正視問題。
-
趙天麟第三者疑共諜檢分案查 鄭文燦提告散布影片粉專
|政治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緋聞對象傳出有共諜疑慮,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針對網路流傳影片,也提吿臉書粉專,檢調已分案調查。行政院長陳建仁呼籲,真相調查清楚前,外界不要再做其他影射。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上週《國家機密保護法》已送立法院審議,所有涉密的人員到中國或港澳,回來都有申報的機制。
-
松山機場迎今年第400萬旅客 來台前3地區為港澳、日、韓
|生活疫後旅遊市場逐漸活絡,來台第400萬國際旅客班機降落在松山機場,是來自南韓的一家人。根據觀光局統計,目前來台旅客的前3名分別是港澳、日本及韓國。而日前陸委會開放第三地中國客來台,截至9月6日已超過8000人申請。
-
高中職五專合辦教育展上線 向港澳生招手
|文教科技從去年開始,台灣開放港澳學生來台讀高中職及五專,今年第2年進行,吸引全台37所高中職和4所五專向港澳的中學生招手,除了線上教育展之外,後續將在5月前往香港和當地中學生,分享台灣高中職和五專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