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套路

  • 亞運點金/屢創體操隊史新紀錄 李智凱挑戰亞運鞍馬衛冕

    |文教科技

    鞍馬好手李智凱2021年在東奧奪銀,今(2023)年世大運更達成3連霸,不斷刷新台灣體操隊史紀錄。備戰杭州亞運,李智凱持續挑戰衛冕。總教練林育信指出,本屆亞運除了確保鞍馬奪金,也希望李智凱能帶領學弟,在團體賽取得前3名。

  • 杭州亞運/李智凱備戰亞運 目標鞍馬奪金與團體前三

    |文教科技

    鞍馬王子李智凱繼世大運完成三連霸後,持續備戰杭州亞運,尋求二連霸。總教練林育信指出,除了確保鞍馬奪金,也希望團體體操能在李智凱帶領下取得前三名。

  • 世界盃女足暫止步:訓練無效、用人存疑,教練水平埋敗因(下)【觀點】

    |生活

    國內聯賽5到10年內要打造出高比賽強度與高訓練品質,機率不高;想要頂尖選手更上一層樓,並在短時間內打進世界盃,更有效率的方式便是向外輸出球員。即便加盟歐洲球隊的選手初期出場機會少,但訓練強度的差異將對選手帶來顯著的變化。

  • 世大運南拳南棍全能賽 許凱貴拿下金牌

    |

    武術項目今年首度納入世大運,台灣選手許凱貴、在南拳南棍全能賽,今天成功把金牌留在台灣。他在套路中,不只運用高難度動作搶分,更融入在地陣頭、宮廟文化,展現出個人特色。比賽後,他將金牌獻給爸爸,作為遲來的父親節禮物。 每一拳打的剛勁有力,響亮的吼聲,展現氣勢,台灣武術好手許凱貴的拳法套路,不只難度高,還能看到台灣陣頭的影子,展現獨有風格,讓他在南拳項目,拿下9.56分的高分,加上前一天,在

  • 世大運南拳南棍全能賽 許凱貴拿下金牌

    |

    武術項目今年首度納入世大運,台灣選手許凱貴、在南拳南棍全能賽,今天成功把金牌留在台灣。他在套路中,不只運用高難度動作搶分,更融入在地陣頭、宮廟文化,展現出個人特色。比賽後,他將金牌獻給爸爸,作為遲來的父親節禮物。 每一拳打的剛勁有力,響亮的吼聲,展現氣勢,台灣武術好手許凱貴的拳法套路,不只難度高,還能看到台灣陣頭的影子,展現獨有風格,讓他在南拳項目,拿下9.56分的高分,加上前一天,在

  • 世大運南拳南棍全能賽 許凱貴拿下金牌

    |

    每一拳打的剛勁有力,響亮的吼聲,展現氣勢,台灣武術好手許凱貴的拳法套路,不只難度高,還能看到台灣陣頭的影子,展現獨有風格,讓他在南拳項目,拿下9.56分的高分,加上前一天,在南棍拿下9.62分,許凱貴總計以19.18分,為台灣在世大運拿下第一面武術金牌。 把金牌掛在爸爸脖子上,許凱貴和家人分享榮譽,作為遲來的父親節禮物,現年26歲的他,從小是在宮廟長大,過去就曾經在仁川亞運,拿下銅牌,這

  • 世大運南拳南棍全能賽 許凱貴拿下金牌

    |

    每一拳打的剛勁有力,響亮的吼聲,展現氣勢,台灣武術好手許凱貴的拳法套路,不只難度高,還能看到台灣陣頭的影子,展現獨有風格,讓他在南拳項目,拿下9.56分的高分,加上前一天,在南棍拿下9.62分,許凱貴總計以19.18分,為台灣在世大運拿下第一面武術金牌。 把金牌掛在爸爸脖子上,許凱貴和家人分享榮譽,作為遲來的父親節禮物,現年26歲的他,從小是在宮廟長大,過去就曾經在仁川亞運,拿下銅牌,這

  • 世界國術賽 我選手勇奪62面金牌

    |地方

    同樣也是好成績的、還有這14位來自中台灣的選手,日前到馬來西亞參加第四屆世界國術綜合錦標賽、拿下62面金牌。 武術套路,虎虎生風,年僅九歲的馮昀磊,人小志氣高,今年第十四屆世界國術大賽,一個人就拿下了7面金牌。 ==九歲選手 馮昀磊== (幾面獎牌) 七面 (拿到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很爽快 比賽一定要比好 不然就會被爸爸罵 所以不能去玩 習武8年的吳冠勲

  • 世界國術賽 我選手勇奪62面金牌

    |地方

    同樣也是好成績的、還有這14位來自中台灣的選手,日前到馬來西亞參加第四屆世界國術綜合錦標賽、拿下62面金牌。 武術套路,虎虎生風,年僅九歲的馮昀磊,人小志氣高,今年第十四屆世界國術大賽,一個人就拿下了7面金牌。 ==九歲選手 馮昀磊== (幾面獎牌) 七面 (拿到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很爽快 比賽一定要比好 不然就會被爸爸罵 所以不能去玩 習武8年的吳冠勲

  • 世界國術賽 我選手奪62面金牌

    |

    第四屆世界國術、綜合錦標賽,14個中台灣的選手,去馬來西亞參加,總共拿到62塊金牌,是這次比賽、一半以上金牌。不過教練也真怨嘆,替國光爭取光榮,政府卻沒補助,有人甚至沒錢、出國來比賽。 武術套路,虎虎生風,年僅九歲的馮昀磊,人小志氣高,今年第十四屆世界國術大賽,一個人就拿下了7面金牌。 ==九歲選手 馮昀磊== (幾面獎牌) 七面 (拿到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很爽快 比賽一定要比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