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
黎智英被控「勾結外國勢力」 一文看懂案情進展
|全球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被控違反《國安法》已遭拘捕5年,18日開庭進入結案陳詞階段,預計需時8日。若最終法院裁定有罪,黎智英最高可能面臨無期徒刑判罰。黎智英為何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目前案件進度如何?法院最快何時宣判?
-
涉侵佔寺產、違反戒律 少林寺住持釋永信遭註銷「戒牒」
|全球中國少林寺現任住持釋永信被帶走調查,少林寺管理處證實,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寺院資產,還長期與多名女性有不當關係,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中國佛教協會今(28)日也透過聲明,表示已經註銷釋永信的戒牒,等於取消他身為僧尼資格的法定憑證。
-
教育部編識讀中國補充教材 國教署:教師可選用非強制
|文教科技教育部長鄭英耀已表示,會編國家教材識讀中國威脅,預計今(2025)年暑假完成。國教署進一步指出,現行課綱本就有識讀中國的相關條目,研發輔助教材提供教師教學補充,沒有強制性。而國教院和書商座談,對社會領域教科用書達成共識,包括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課本呈現中英文史料內容,並按原文摘述,文本中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台灣等字句。
-
中國人大會議今登場 年度軍費達台幣8兆元、GDP成長仍維持5%目標
|全球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5)日開幕,會中宣布中國2025年軍費預算為人民幣1.78兆(約新台幣8兆元),增幅7.2%與前2年持平。中國也提出本年度GDP成長仍維持5%目標,未受美國關稅戰影響。在涉台言論方面,中方維持「堅定推進統一」論調,去年遭刪除的「和平」字眼,今年同樣未出現於工作報告中。
-
中國人大取消總理記者會 專家:李強地位被降低
|兩岸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今(5)日上午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強進行工作報告,對於台灣的部分,李強重申反對台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持一貫論調。只是這次中國取消會後總理記者會,打破傳統,專家分析李強地位被降低,中國內部政局還是混亂。
-
港府重啟23條立法增5國安罪 擬禁港台政治組織聯繫
|全球香港政府30日宣布正式重啟為期1個月的維護國家安全《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其中建議引入部分新罪行,包括新增叛亂罪,將對象從警員擴大至所有公職人員;新增境外干預罪,禁止港人與外國及台灣政治組織聯繫等。而涉23條的案件審訊地點在香港,不會將嫌犯送至中國。
-
董軍成黑馬接中國防部長 學者:中共強化區域安全對話
|兩岸中共軍事高層大異動,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昨(29)日做出決議,由前海軍司令員董軍出任新任的國防部長,針對董軍有參謀軍官背景,國際交流在行,學者分析,中共有意強化區域安全對話,重視與美國的安全對話;此外,我國總統大選辯論今日登場,中共上午發射衛星火箭,時機敏感,國軍嚴密監控應處。
-
-
一週大事/日本核廢水排海 台灣退出中美洲議會(2023.8.21-8.27)
|全球《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印度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墜機亡/台灣退出中美洲議會/113年國防預算再創新高/地產大亨賽塔當選泰國總理/川普拍監獄檔案照/金磚5國擴增為11國。
-
台灣為表抗議退出中美洲議會 學者:骨牌效應待觀察
|政治中美洲議會21日通過「排我納中」案,撤銷台灣觀察員身分,改推中國全國人大取代,外交部表達最嚴正抗議,並強調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台灣決定自即日起正式退出中美洲議會。學者也表示,此次事件牽動到中美洲統合體,未來是否會有骨牌效應,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