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金城武樹

  • 花蓮馬太鞍溪下游撤離逾600人 台東飯店備沙包防颱

    |地方

    颱風楊柳來勢洶洶,花東地區將首當其衝,就怕花蓮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會出現潰堤,白天也針對下游居民進行預防性撤離,預計撤離259戶、690人。台東方面,除了飯店業者緊急備妥沙包,並用膠帶貼好窗戶,知名的金城武樹也已經「五花大綁」,進入防颱程序。

  • 發佈「凱米」海陸警報 預估拜三、拜四對宜花登陸

    |

    氣象署繼續發佈中度風颱「凱米」海上陸上風颱警報,也因為風颱漸漸倚近,東半部地區已經開始咧落雨,拜三透早暴風圈接觸著陸第,北部、東北部的雨水會閣較強。氣象署估計風颱會佇拜三暗到拜四透早,對宜蘭、花蓮附近登陸,拜三拜四影響上激烈,全臺灣攏愛注意落大風雨。(這條新聞標題、導言是台語文。)

  • 中颱「蘇拉」迫近 17:30針對屏東發佈陸上警報

    |

    中度風颱蘇拉當咧倚近臺灣,氣象局佇下晡五點半針對屏東發布陸上風颱警報。目前風颱有變較強,暴風圈也有咧變大,對暗時開始,東半部和恆春半島風雨攏會變強。拜三四仔是影響臺灣上激烈的時陣。花蓮、臺東,閣有南部的山區愛注意風颱所造成的影響。目前臺東蘭嶼風雨一陣一陣矣。(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颱風蘇拉/屏東地區發陸警 恆春等6鄉鎮30日停班停課

    |地方

    中颱蘇拉目前逐步靠近台灣,氣象局在今(29)日下午5時30分,針對屏東、恆春半島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目前蘇拉颱風強度有略為增強,暴風圈也有擴大趨勢,從晚間開始,東半部恆春島的風雨,都逐漸增多。而屏東縣稍早宣布,由於恆春半島陣風達9至10級,包括恆春、滿州等6鄉鎮停止上班上課。

  • 池上「金城武樹」更名「奉茶」 台日樹醫生複診評狀況佳

    |地方

    台東縣池上鄉著名的觀光景點「金城武樹」是一棵茄苳樹,歷經車輛衝撞、颱風吹倒,但經由地方政府和國內知名航空公司合作,請來日本樹醫生和國內樹醫團隊維護,現在不但長得枝葉茂盛,還是池上鄉最吸引遊客的景點,估計1年有5億觀光產值。29日航空公司再度請來日本樹醫生複診,繼續認養這棵樹並更名為「奉茶」樹,讓他繼續幸福成長。

  • 建商得標閒置空間地上權 居民連署盼保留百年老樹

    |地方

    台北市同安街上,原本一處閒置空間,在里辦公室與社造團體投入改造後,成了一處休閒花園,不過今年國有財產局標售地上權70年,居民憂心建商進駐之後,地上兩棵百年茄冬樹將不保。

  • 池上垃圾掩埋場改建光電廠 居民憂環境汙染

    |

    去年11月,台東池上鄉公所鄉公所和鄉代會,同意出租停用的1公頃垃圾掩埋場,做為光電廠用地,預計下個月動工。不過業者今天召開說明會時,反對光電的民眾擔心,會影響景觀和汙染環境,呼籲業者不要設光電廠,現場還一度發生衝突。 29日上午10點池上光電廠動工說明會,在開會前反對光電的民眾就和鄉長發生激烈言語衝突,經過警方勸阻才順利開會。 這項光電廠設置案,是去年廠商原本要在池上火車站後方都市重劃區一處私人土

  • 池上擬推農地種電遭否決 改做高端農業

    |

    台東池上鄉有意推動農地種電,希望能活化閒置數十年的公有地。不過現在因為農委會不同意池上鄉公所變更地目來設置太陽能光電,因此將種電計畫取消,打算朝向「高端農業」等方向推動。 想把省道台20甲線兩側用來興建太陽能光電,台東池上鄉公所希望能活化閒置數十年的公有地,相關議題還一度引發民間討論疑慮,只不過現在整個計畫都必須喊卡。 台東縣池上鄉長張堯城說:「準備動作都有做,(可能是)它的那個農地變更的要點把太

  • 池上景觀區稻田多處遭遊客踩踏

    |社福人權

    台東縣池上鄉稻田景觀區,曾因金城武樹,吸引大批遊客,但因遊客破壞週邊農田,鄉公所進行管制,這兩天農民要收割,又發現金城武樹附近的稻田,又被遊客破壞無法收割,讓農民很心疼。 池上鄉農民走進才剛收割好的稻田,捉起一把又一把倒伏沒辦法收割的稻子,感到好心疼。 像這樣有倒伏稻子的農田,有4、5個區塊,農民拿出照片說,稻子倒伏的原因,是被人用腳踩的,甚至還被走出一條小路,由於受損稻田附近就是5年前聲名大噪的

  • 池上景觀區稻田多處遭遊客踩踏

    |社福人權

    台東縣池上鄉稻田景觀區,曾因金城武樹,吸引大批遊客,但因遊客破壞週邊農田,鄉公所進行管制,這兩天農民要收割,又發現金城武樹附近的稻田,又被遊客破壞無法收割,讓農民很心疼。 池上鄉農民走進才剛收割好的稻田,捉起一把又一把倒伏沒辦法收割的稻子,感到好心疼。 像這樣有倒伏稻子的農田,有4、5個區塊,農民拿出照片說,稻子倒伏的原因,是被人用腳踩的,甚至還被走出一條小路,由於受損稻田附近就是5年前聲名大噪的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