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收、聘黑牌教師...老字號幼兒園遭罰41次
- 超收、聘黑牌教保員、師生比不符 幼園三大惡行
- 追求利益最大化 違法超收成違規之冠
- 低薪與人力荒 私幼走險路 違法進用非教保人員
- 法規雙軌並行 不當管教園所查無違法紀錄
- 違規幼園有24%是準公幼 教部:不另設稽查標準
-
超收、聘黑牌教師...老字號幼兒園遭罰41次
教育部今年8月公布全國幼兒園裁罰紀錄,新竹縣私立英格蘭幼兒園一年內就有包括超收、空間未立案、聘用黑牌教保員等違規紀錄,從2019年4月到2020年7月,共有41筆違規,居全台之冠。
-
超收、聘黑牌教保員、師生比不符 幼園三大惡行
九月開學月,台北市私立凱斯幼兒園爆出不當管教事件,社會譁然。民代、主管機關人員都表示,不當管教事件常與園務管理失當有關。超收、師生比不符導致教保人員負擔過重,甚至園所僱用專業度不足的教保人員,皆有可能影響園所品質。根據全國教保資訊網裁罰記錄,幼兒園最常違規事項前三名分別為:違法超收人數、進用未具教保服務人員資格者、師生比不符。
-
追求利益最大化 違法超收成違規之冠
全台幼兒園有六成都是私立,價格落差大,沒抽中名額稀少的公幼、非營利幼兒園,家長勢必要轉往私立幼教市場尋求服務。私幼業者想盈利,最直接的途徑便是招收超過法定核准的幼童數量。但當幼兒園超收幼童,直接影響的是幼童安全,也加重教保人員的照護壓力。
-
低薪與人力荒 私幼走險路 違法進用非教保人員
幼托整合以後,教保人員必須要是要叫本科系或相關學程專科以上畢業,且相關法規也明定幼兒園教保人員人力配置。但根據全國幼兒園裁罰紀錄排行,第二名是進用未具叫保資格服務人員。全教總直指問題出在教保人員低薪、導致人力荒,幼兒園只好找非法人員來頂替。
-
法規雙軌並行 不當管教園所查無違法紀錄
當幼兒園發生不當管教事件,為何裁罰紀錄卻是一片空白?這與現行法律分軌卻未互補有關。《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以及《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是幼教兩大法規,教保人員由後者規範,但《教保服務人員條例》中,並沒有規範教保人員有不當管教行為時,該如何開罰,目前中央正考慮修法。而當家長該如何看待現行的裁罰紀錄?發生超收等違規事項時,該如何求償?
-
違規幼園有24%是準公幼 教部:不另設稽查標準
公幼一位難求,準公共幼兒園成為家長們近年來平價又務實的熱門選擇。不過點開全國教保資訊網,有211間準公幼先後都有違規記錄,更有幼兒園在短短兩年內違規7次,包含多次超收未改善;引發教師團體與家長質疑準公幼的評核標準。